第6章 都察风雷四[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都察院漕运案的风雷虽已暂歇,但其引发的余震却在京畿官场深处持续发酵。孤穆之的雷霆手段,不仅撕开了漕运积弊的口子,更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起的涟漪让盘踞京城的几方势力不得不重新审视这柄骤然出鞘的“直臣之刃”。
nbsp都察院·正堂
nbsp右都御史宋怀瑾端坐于主位,正细细翻阅着穆之呈上的漕运案最终结案文书。这位须发半白、面容清癯的老臣,素以方正持重、不偏不倚着称。他看罢文书,抚须良久,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激赏。
nbsp“好!好一个孤穆之!”宋怀瑾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久居高位者的威严,“手段凌厉而不逾矩,证据确凿,条理分明!此案办得干净利落,直指要害!一扫都察院近年之暮气!此乃陛下之幸,朝廷之幸!”他转向侍立一旁的左都御史陈廷敬,“陈大人,你以为如何?”
nbsp左都御史陈廷敬,年岁与宋怀瑾相仿,但气质更为内敛深沉。他闻言,脸上挤出一丝略显僵硬的微笑:“宋大人所言极是。孤佥宪(对佥都御史的尊称)确是能臣干吏,初到都察院便立下此功,令人刮目相看。只是…”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此案牵连甚广,后续处置更需谨慎,力求稳妥,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动荡。”
nbsp坐在陈廷敬下首的左副都御史赵元礼,一直沉默着,此刻也只是微微颔首附和宋怀瑾的话,并未多言。他素来圆滑,是李崇山在都察院高层的重要盟友,此刻心情复杂,既不愿违逆明显欣赏穆之的宋怀瑾,更不愿得罪根基深厚的李崇山,只能选择沉默。
nbsp宋怀瑾目光如炬,自然看出陈、赵二人的心思。他淡淡一笑,意有所指道:“肃清吏治,本就是都察院职责所在。雷霆手段也好,春风化雨也罢,只要能涤荡污浊,还朝廷以清明,便是正道!孤佥宪此举,正合‘肃清吏治之本意!老夫甚慰!”他拿起案头一方特制的“肃清吏治”银印(此印通常由掌院都御史掌握或授权使用),对侍从吩咐道:“将此印送往孤佥宪签押房,以示嘉勉!并传老夫的话:风宪之责,重逾千钧!望其持此印鉴,秉公执法,毋负圣恩!”
nbsp这枚象征都察院最高风宪权威的银印暂时授予穆之,其意义非同小可!陈廷敬和赵元礼的脸色都微微变了变。
nbsp都察院·左佥都御史签押房
nbsp左佥都御史李崇山端坐案后,脸色阴沉得如同窗外铅灰色的天空。案头堆着几份关于漕运案后续处置的文书,他却无心批阅。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紫檀桌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如同他此刻纷乱的心绪。方才正堂传来的消息,尤其是宋怀瑾授予穆之银印之举,更如同火上浇油!
nbsp“好一个孤穆之!”他低声自语,声音带着一丝咬牙切齿的寒意和深深的忌惮,“初来乍到,便敢如此肆无忌惮!不仅撕开了漕运的口子,竟连宋怀瑾那老狐狸都如此器重他,连银印都赐下了!漕运这块肥肉,多少人盯着?他这一刀下去,砍断的岂止是吴仁、马奎的脖子?那是断了多少人的财路!更可恨的是…”他眼中闪过一丝阴鸷与屈辱,“竟让孙启明那个软骨头反水!将本官也置于风口浪尖!如今他得了银印,更是如虎添翼!”
nbsp心腹经历王俭垂手侍立一旁,大气不敢出。
nbsp“王俭,”李崇山忽然抬眼,目光锐利如刀,“传话下去,京畿道所有御史,近期的弹章、核查文书,尤其是涉及盐课、仓场、勋贵圈地等敏感事务的,一律先送本官过目!没有本官点头,不得呈送孤穆之!”他声音冰冷,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还有,告诉周远山,让他的人收敛些!别让孤穆之再抓到把柄!这段时间…都给我夹起尾巴做人!另外,给本官盯紧了!看看那枚银印,他都用在何处!”(强调李崇山对银印授予的强烈反应和忌惮)
nbsp“是!属下明白!”王俭连忙应道,心中凛然。李大人这是要在宋都堂的银印威势下,依然竭力封锁和限制孤穆之!都察院这潭水,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更急了。
nbsp东宫·暖阁
nbsp太子李显斜倚在铺着锦缎的软榻上,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羊脂玉佩,听着崔文远低声禀报。
nbsp“……漕运案已尘埃落定,吴仁、马奎、张彪伏法,户部、漕运衙门数名官员落马。孤穆之在都察院声威大震,宋怀瑾甚至授予其‘肃清吏治银印以示嘉奖,李崇山一系遭受重创,暂时蛰伏。”崔文远声音平稳,补充了银印的关键信息。
nbsp太子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雷霆手段,干净利落。这孤穆之,倒真是把好刀。老三(晋王)那边,损失不小吧?”
nbsp“正是。吴仁乃晋王在户部的重要棋子,此番被斩断,晋王在钱粮调度上必受掣肘。且此案牵连甚广,晋王在漕运的布局也暴露无遗,短期内难以恢复元气。”崔文远回道。
nbsp“嗯。”太子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满意,“这把刀,用得好,能替孤斩断不少荆棘。宋怀瑾此举,更是锦上添花。不过…”他话锋一转,指尖摩挲着玉佩,“刀太利,也容易伤己。李崇山那老狐狸,岂会善罢甘休?还有老三,吃了这么大亏,必定怀恨在心。如今穆之得了银印,更是众矢之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殿下英明。”崔文远道,“孤穆之锋芒太盛,已成众矢之的。接下来,恐怕会有明枪暗箭。我们是否…需要暗中护持一二?”
nbsp太子沉吟片刻,缓缓道:“不必刻意。只需让人盯着点,别让他折在那些下三滥的手段里。至于李崇山和老三的明枪…让他自己去挡!孤倒要看看,这把刀,到底有多硬!”他眼中闪烁着玩味与期待,“传话给穆之,漕运案办得漂亮,孤…甚慰。宋都堂慧眼识人,赐印嘉勉,实至名归。望其持此印信,再接再厉,整肃京畿吏治,莫负圣恩甚慰”与“实至名归”,既是肯定,也是无形的鞭策与压力,更暗示他已知晓银印之事。
nbsp晋王府·书房
nbsp“哗啦——!”又是一套上好的青花茶具被狠狠扫落在地,碎瓷飞溅!
nbsp晋王李睿脸色铁青,胸膛剧烈起伏,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与不甘。“废物!都是废物!吴仁那个蠢货!还有李崇山!老匹夫!连个刚入都察院的毛头小子都压不住!宋怀瑾那老东西居然还把银印给了他?!nbsp害本王损失惨重!”
nbsp谋士刘文彦面色凝重,待晋王发泄稍歇,才上前一步,低声道:“王爷息怒。
第6章 都察风雷四[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