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战始[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戎人主力大军来到东山府五里之外便停了下来。
nbsp随后对方便在薛云他们的眼皮子底下开始安营扎寨。
nbsp当然。
nbsp负责安营扎寨的无疑是魏军降卒。
nbsp至于其他戎人不仅没有帮忙,还会毫不留情地训斥催促这帮降卒动作快一点。
nbsp有些地位较高的戎人甚至会直接拿鞭子抽打他们。
nbsp简直是完全没把他们当人看。
nbsp“这帮家伙……”
nbsp看到这一幕的卫超咬牙切齿地说了句。
nbsp只是不知道说的是戎人残暴不仁,还是愤恨这群降卒逆来顺受。
nbsp眼看连绵起伏的帐篷开始搭起,戎人大军里都忽然走出了一支上百人的兵马,朝着东山府的方向便慢悠悠走来。
nbsp或许是受到提醒的关系,深知薛云箭术高超的他们不敢太过靠近东山府。
nbsp约莫八百米之外。
nbsp这群戎人顿时停了下来。
nbsp紧接着一个个戎人骑兵手里拿着面大盾便护佑在了十来个人面前。
nbsp一看就知道是戎人内部的贵人首领前来查探军情。
nbsp他们年纪有大有小,身上穿戴的袍服甲胄都相对艳丽,这在灰扑扑的戎人骑兵里都显得格外显眼。
nbsp彼此朝着东山府的城墙上指指点点,不断交头接耳。
nbsp奈何距离太远,薛云他们也听不到对方到底在说什么。
nbsp没过多久。
nbsp这十来个戎人贵人便在其余骑兵的护卫下朝着其他城墙的方向行去。
nbsp估计是在评估四面城墙何处的防御最为薄弱。
nbsp“卫校尉,当初戎人大军包围幽都府的时候,他们也这样派人近距离侦查过吗?”
nbsp随着这支兵马渐渐消失在视线,薛云不禁扭头询问起了卫超。
nbsp“印象里有过几次,据我观察,这些人要么是小部族的头领,要么是来自大部族的千夫长,而他们显然是这支戎人大军的掌控者。”
nbsp卫超都不知道和戎人打过多少次交道,自然比常人要了解戎人的情况。
nbsp为了方便薛云理解,他还特意解释说明了一番。
nbsp“戎人和大魏的军制不一样,在草原上小部族往往会依附大部族才能得以生存,不打仗的时候,小部族会在大部族划分的草场定居生活,基本互不干涉,若是小部族与其他部族因水源草场发生冲突,大部族都会介入主持公道。
nbsp可一旦大部族打仗,依附的小部族首领都要率领族内青壮前去助阵,倘若胆敢不来,事后大部族都会吞并消灭对方。
nbsp草原上有十三个大部族,为了争夺水源草场以及女人,这些大部族间经常会大打出手,可一旦遇到强大的外敌入侵,这些大部族都会组成松散的联盟一致对外。
nbsp只是打仗的时候,各大部族都是率领各自部族的兵马,其他部族无权也无法干涉。
nbsp正如现在一样,为何戎人拖了这么久才派人来征讨东山郡,无非是各大部族都不想平白消耗自身的实力。
nbsp哪怕最后派出了这支各部族联军,彼此都互不统属,不管干什么都需要这些头领千夫长共同商议出结果。”
nbsp“原来如此。”
nbsp不同的环境会塑造不同的制度。
nbsp在薛云看来,可能会觉得戎人太过松散难以成事。
nbsp但对于戎人而言可能早已习惯了这套制度。
nbsp“不过这些年来难道没有人统一过草原吗?”
nbsp薛云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
nbsp“当然有啊,往前数一千年,草原上不乏出现过两三个枭雄统一整合了草原诸部,偏偏对方死后,草原诸部往往都会陷入内乱,基本过个三五十年,草原又会变成以往诸族对立的分裂状况。”
nbsp将门世家出身的卫超是读过史书的。
nbsp毕竟史书上记载了无数经典的战例,从中都能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
nbsp比如大魏建立之前。
nbsp草原上便存在过一个短暂的统一政权。
nbsp当时戎人还不叫戎人,而是称呼为狄人。
nbsp前朝末期,短暂统一草原的狄人兵锋之盛,南下打草谷的军队都一度威胁到中原地区。
nbsp如今的北境更是囊括在狄人的版图之下。
nbsp结果大魏建立后,狄人首领一死,为了争夺首领之位,老首领下面的三个儿子直接爆发了内战。
nbsp然而这场大战却没有赢家,老首领的三个儿子一个战死,一个死于其他部族背刺,一个暴病而亡。
nbsp最终草原又再次分裂逐渐形成了如今十三大部族分割草原的局面。
nbsp所以凡是读过史书的人都知道。
nbsp草原诸部强盛的时候,中原朝廷都往往难以抗衡,甚至会出现求和割地赔款的情况。
nbsp但中原朝廷强盛的时候同样会死死压制着草原诸部。
nbsp从时间上来看。
nbsp中原朝廷对于草原一直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
nbsp往往只有草原统一的时候才能对中原造成的威胁。
nbsp偏偏草原往往难以维续自身的统一局面,兴盛个几十年便彻底陷入衰落。
nbsp而中原朝廷存续稳定的时间则比较长,少则五十年,多则两三百年。
nbsp这期间草原诸部都会依附中原朝廷,凡是胆敢作乱劫掠边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通常中原朝廷都不用动手,一发诏书下去,立刻有其他草原部族争抢着代劳。
nbsp因为帮助中原朝廷打击叛乱部族不仅能获得大量草场奴隶,还能得到来自中原朝廷的丰厚赏赐。
nbsp换了哪个草原部族都恨不得给中原朝廷当狗。
nbsp可惜——
nbsp中原朝廷总会有走下坡路的时候。
nbsp一旦国力衰弱,草原部族都会不再把中原朝廷当回事,从此开始频繁犯边劫掠。
nbsp卫超曾经听自己父亲卫宣说过。
nbsp为何陛下要执意率领大军亲征北戎。
nbsp无非是延续了数百年的大魏早已内忧外患风雨飘摇。
nbsp如果再不做点什么,或许过了几十年大魏都要亡了。
nbsp可惜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nbsp励精图治想要改革的魏帝发现他的政令推下去后,非但没有止住大魏的颓势,反而让大魏内部都变得更加动荡。
nbsp所以魏帝才会决定亲征北戎,打算到时候携大胜戎人之威强行掀起变革。
nbsp孰料就在他快胜利的时候。
nbsp国内传来了楚王谋反作乱的消息。
nbsp这是巧合吗?
nbsp至少卫宣告诉卫超,这绝对不是巧合。
nbsp尤其是大军秘密撤离的时候。
nbsp本来都溃不成军的北戎却忽然重新集结,打了个措手不及的魏军都崩溃瓦解以全军覆没告终。
nbsp毫无疑问。
nbsp当时的情况下,有人走漏了风声,甚至是故意给戎人方面通风报信了。
nbsp当然。
nbsp这些都仅仅是卫宣的猜测。
nbsp“怪不得有不少人都不看好戎人。”
第107章 战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