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尺莫问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九十七.金玉笼(2)[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能顺其自然,”陈晟无可奈何地笑道:“盛年难再来,岁月不待人啊。”

    nbsp陈清晏莞尔:“父皇春秋鼎盛,承天之佑,何须感叹年华。”

    nbsp宋渡雪手掌轻叩,从多宝镯中召出一个古朴的木盒,甫一露面,房中便逸散开了股沁人心脾的清香,可知品阶绝对不低:“晚辈为姑姑准备了一点薄礼,不是什么稀世珍品,好在所用材料温和,炼化得也纯粹,可以聊表心意。”

    nbsp陈晟摆手道:“你素来有心,不过礼贵亲授,你姑母近些年潜心钻研佛法,此时还在佛堂诵经,稍后便至,待她来了,你再亲手交予她吧。”

    nbsp几个宫女捧着食案进来,青花瓷盘中盛开着一朵朵千层酥皮的莲花,这种耗时耗力的精致点心做一个就得花去半日之长,也只有皇宫里才能吃到,宋渡雪小时候的确喜欢,但他如今心里压着事,吃什么都食不知味,纯粹是糟蹋宝贝,尝了一个就放下了筷子。

    nbsp“大公子这回来金陵,准备留几日?总该过了琳琅的生辰才能走。”

    nbsp琳琅是宋怀珠的小名,除了宋渡雪的爷爷和父亲,天底下只有陈晟能如此称呼她。

    nbsp来都来了,又正好撞上瑶华节,宋渡雪就是再想走也不能拍拍屁股走人,只得点头应下,陈晟便笑道:“那么正好,今年他们弄出了个新鲜玩意,准备在瑶华节拿出来试一试,可以瞧个热闹。”

    nbsp宋渡雪眼神微动,略一思索:“莫非陛下说的是凡人也可使用的法器?不瞒陛下,如此多简单易用的法器出现在凡间,实乃古今未有之奇事,已经很新鲜了。”

    nbsp陈晟笑而不语,神神秘秘地卖关子,只道:“到时便知。”

    nbsp三人又随意聊了些闲话,永宁帝堂堂一国之君,每日要处理的政务堆积成山,记性居然出奇的好,还记得宋渡雪小时候在皇宫里走迷了路,结果被宫女错当成公主,还给他扎了俩小辫子的事,跟世间所有缺德的长辈一样,时隔十多年依然津津乐道,听得宋渡雪七窍生烟,眼看陈清晏眼都笑弯了,只能暗自在心底磨牙。

    nbsp如此过去了一刻,尚食局的女官们来通报了三回,贵妃却还没露面,等到最后才来了位年长的掌事宫女,告知他们贵妃抄写佛经未毕,今夜就不来了。

    nbsp陈清晏的笑容僵在了脸上,陈晟神色也微微一变,半晌没言语,方才还欢声笑语仿佛家常的气氛顿时一扫而空,吓得传话的宫女当场跪下,拼命磕头,最后才等来皇帝一句喜怒莫测的:“罢了,你们用过膳后再入内寺找她就是。难得入宫,岂有不见之理。”

    nbsp宋渡雪点了点头,未置一词。

    nbsp哪怕看起来再像,毕竟不是寻常百姓家,凡人最亲密的夫妻兄弟父子情,一旦放进富丽堂皇的皇宫里,总是变了味道。

    nbsp晚膳排场不大,菜品却极精致,每个人爱吃的菜都有,显然花了心思,但四个人的家宴少了一人,实在令人如鲠在喉,匆匆吃过,宋渡雪便和陈清晏一同告退,趁着天色还不算太晚由太监领着进入后宫。

    nbsp此时暮色始合,漫天的霞光一寸寸褪去,华灯初上,三宫六院的宫女太监们来来往往,皆不敢高声语,高耸的宫墙将天都切割成了四四方方的大小,啁哳私语都被压在了墙根底下,听不分明。

    nbsp宋渡雪抬头望了一眼狭窄的天空,儿时觉得这片御花园大得找不着北,一不小心就走丢了,而今再看,才发觉如此逼仄,简直与囚牢无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一旦见识过天高地迥的壮阔风光,莫说一座宫殿,哪怕所谓的海誓山盟、深情厚谊,不也是另一座囚牢么?

    nbsp领路的太监停下脚步,恭敬弯腰道:“殿下,大公子,内寺到了。”又向门口的宫女道明了来意,等着她入内禀报。

    nbsp片刻后,寺里出来一位尼姑,亲自领着他们步入侧殿,二人才终于得见,青灯古佛的寂静佛堂内,贵妃娘娘一袭素裙,不施粉黛,绸缎般的长发随意地绾起,跪坐在桌案后,一笔一画地抄写着佛经。

    nbsp一意孤行下山之前,瑶华仙子已在远离尘嚣的三清山上度过将近两百年的光阴,然而修士容颜不老,直到废去修为做了凡人,岁月才开始在她脸上显露。比起记忆中七年前的模样,宋怀珠胖了些,雪白的颈项上也有了浅浅的横纹,尽管仍旧美得不可方物,却还是能看出,她不再年轻了。

    nbsp宋渡雪上前几步,躬身行礼:“侄儿请姑姑安。”陈清晏也转着轮椅上前道:“儿臣请贵妃娘娘万安。”

    nbsp“嗯。”宋怀珠头也没抬,淡淡道:“免礼。有何事么?”

    nbsp宋渡雪便客气地答道:“无甚要紧的事,只是惦念姑姑身体安康,特来宫中问安。适逢姑姑生辰,备了养元丹一盒,愿姑姑玉体长健,喜乐平安。”

    nbsp宋怀珠点了点头,侍立一旁的宫女上前收下木盒:“晏儿呢?”

    nbsp陈清晏踟蹰片刻,才道:“我……儿臣也没什么事,不过离京多日,有些想念母妃了,来看看您。”

    nbsp“我一切安好,看过就行了。”

    nbsp细毫笔写完最后一个字,宋怀珠终于抬眸,秋水盈盈的美目扫过二人,最后停留在她七年未见的侄子身上,端详了一阵:“还未引气入体?”

    nbsp宋渡雪面不改色道:“侄儿生性懒散,吃不了修道的苦,爷爷对此心知肚明,恐怕打算任由我当一辈子凡夫俗子了。”

    nbsp宋怀珠听完这番胡诌,露出点说不清是什么意味的笑,合上方才抄完的经书,递给身旁的宫女:“多谢你的礼物,姑姑没什么可拿来回礼的,就将这本亲手誊写的经书赠予你吧。”

    nbsp夜色将深,宋渡雪作为一个没缺零部件的外戚青年不方便继续在后宫逗留,宋怀珠也没什么亲昵话要和他们说,说来也奇怪,分明她和宋渡雪才是血亲,却竟然还不如永宁帝热络。

    nbsp待到二人告辞,贵妃娘娘送也没送,仍旧留在佛堂内,寺里的尼姑告诉他们,娘娘诚心参禅,每日至少要待到戌时才走。

    nbsp宋渡雪闻言,最后回头看了一眼,目光穿过幽深的庭院,见宋怀珠跪在佛像前,垂首默诵佛经,宽大的外袍拖在地上,像一只折翼的鹭。

    nbsp七年未见,一字不问三清山,不问她的父与兄,传说中仙凡相恋的佳话啊……宋渡雪微不可察地勾了勾嘴角,眼神却失了神采,手中经书被他无意识地攥出了褶皱,用尽全力,方才压抑住胸膛中翻滚的不甘。

    nbsp哪有什么佳话。

    nbsp一个是千年万岁的神仙,一个是朝生暮死的蜉蝣,修士和凡人怎可能长相厮守,身为凡人称颂的美谈,经年已过,瑶华仙子仍把下凡当作是不畏万难的勇敢么,还是未能渡过情劫的一桩惨败呢?

    喜欢。

九十七.金玉笼(2)[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