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尺莫问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三十二.潼关令(11)[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切骨的悲愤通通汇成了那一封名垂青史的回信。

    nbsp“将军守国门,天经地义。”

    nbsp“臣誓死不退。”

    nbsp直到被数名胡人骑兵团团包围,直到弯刀抹过了她的脖颈,朱英心中那点火气仍高涨不灭。

    nbsp掉下马背的瞬间,她艰难地扭过头往南边张望了一眼。

    nbsp黄云蔽日,孤城独伫。

    nbsp还没看到援军。

    nbsp朱英固执地瞪大双眼,以一种目眦欲裂的扭曲表情极不甘心地重重落到地上。

    nbsp我能做的就到此为止了,她想。

    nbsp你可别让梁国亡在那些鼠辈手中了啊,景弘。

    nbsp随着耳边的厮杀声越来越淡,朱英好像被一双手牵着,从那个不属于她的身体里逐渐分离了出来。

    nbsp这场大梦是如此真实,真实到她一时分不清今夕何夕。

    nbsp被扯出司马彻的记忆前,她猛地回过神,拳打脚踢地想要挣脱那双抓住她的手,但无论她怎么努力,四周场景都在逐渐分崩离析。

    nbsp司马彻的魂魄在消散。

    nbsp她在半空扑腾着弯下腰,拼命伸长手想抓住画面中心那个死不瞑目的男人:“将军!”

    nbsp没有反应。

    nbsp她只是被拉进了司马彻的记忆里,该发生的,三百年前就已经全发生了。

    nbsp嗟君十载生平,黄粱一梦而已。

    nbsp朱英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破碎成一纸飞灰,然后坠入一片死寂的黑暗中。

    nbsp待到她再醒来,已不知过了多久。

    nbsp空中散着淡淡的檀木香,清晨的细碎金光从窗缝中漏进来,枕中塞了许多红珊瑚珠。

    nbsp这是她在鸣玉岛上的屋子。

    nbsp朱英躺得笔直,两手搭在小腹上,保持着这个端庄的姿势一动不动,呆呆地望向房梁。

    nbsp直到将近午时,木门才被人轻轻推开,似乎有人走了进来。

    nbsp宋渡雪端着翡翠药瓶走到床边,轻手轻脚地将药瓶搁到一旁的书桌上,一掀帘子才发现,床上那昏迷了数日的少女不知何时已经醒了。

    nbsp“你……”

    nbsp朱英的眼睛仍是红红的,不知是不是因为经脉破裂的缘故,眼神也空洞迷蒙,丢了魂一样。

    nbsp宋渡雪单手举着床帘,站在她床畔踌躇了许久,“你”了半天没能“你”出下文。

    nbsp最后,他端过桌上的药,低声哄道:“先把这个喝了。”

    nbsp朱英僵硬地扭过脖子。不动还好,这一动她才发现,身上疼得像被人打散后重新组装的一样,每一寸都重如万斤。

    nbsp宋渡雪看她蹙了蹙眉,忙放下手中玉瓶,扶着她坐了起来。

    nbsp“我……”一出声,朱英反倒先被自己嘶哑如锯木的声音吓了一跳。

    nbsp“嘘,别说话。”

    nbsp宋渡雪认真关照起某个人时,一双流光溢彩的含情眼一瞬不眨地注视着你,清澈见底地倒映着人影,很容易让人产生那里面只装着你一个人的错觉。

    nbsp饶是心硬如石的朱英见到,也不由愣了愣。

    nbsp那眼神像清晨的晓光,穿过朦朦胧胧的云雾,惊飞满林的雀鸟。

    nbsp见他这副模样,朱英不禁怀疑自己其实尚未清醒过来,还在做梦呢。

    nbsp“停,我自己来。”她别过头,自己接过了玉瓶。

    nbsp宋渡雪好不容易温柔一回,就得到这么个反应,“哦”了一声,带着一脸又不爽又关切的别扭表情,眼巴巴地盯着她。

    nbsp苦涩的药汁淡化了朱英身上的不适感,一瓶下肚,她终于恢复了些力气,皱着眉问:“你老这副表情看着我做什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好像她要命不久矣了似的。

    nbsp闻言,宋渡雪默了默,接过她递来的药瓶,并未直接回答。

    nbsp“司马将军消散前,用煞气强行连起了你的经脉,否则你当时就会爆体而亡。”他撑在床沿的手指无意识蜷缩起来,掌上还能依稀看见几日前被断琴划出的伤。

    nbsp“他救了你,不知为何。”

    nbsp为什么呢,难道一个丧尽神智的邪祟还能拥有鬼之将死、其心也善这样的想法么?

    nbsp还是说,即便已经成了那副鬼样子,他甚至仍留着一些东西?

    nbsp宋渡雪不知道。

    nbsp此事一旦多加揣摩,只叫人如鲠在喉,悲不自胜。

    nbsp“……你知道原因么?”他抬眼道,语气轻轻的,眼里却是极重极厚的深沉。

    nbsp朱英想起了那座庭院,那块玉佩,那壶千日春,那只狼毫笔,还有那把又冷又快的弯刀,司马彻给她看这些是何意,她还不明白。

    nbsp静默半晌,她摇摇头,反而问宋渡雪:“你为何知道司马将军与蒋相的关系。”

    nbsp宋渡雪绷紧的肩膀垮了下去,好像是失望,又好像是松了口气。他移开视线,抿了抿唇:“因为夙心。”

    nbsp“我拿到夙心时,琴弦已断了数年,被人齐齐整整用刀划断的。”

    nbsp夙心作为传世名琴,没哪个后人会傻到划断它的琴弦,只有它真正的主人敢这么干,朱英心领神会。知音已死,留琴何用。

    nbsp“琴侧有一行模糊的字迹,我花了很大功夫才复原。那是一首词的下阙,蒋相亲笔的字迹。”

    nbsp他接过朱英手中空瓶放到一边,垂下目光,低声诵道:“雁北雪重,秦红犹艳,夙心暝暝十年冷。不复当年。”

    nbsp“与此对应,司马将军有个传闻。说是曾有一名得道高僧云游四方时,于潼山关外遇见了领兵而过的司马将军,司马将军给了他一碗水一张饼,他回报司马将军一句箴言。”

    nbsp“‘血光四溅,鬼影缭乱,将军恐遭逢暗箭,魂难入关。”

    nbsp“司马将军不以为意,绝尘而去,回他道:‘生以天策,死将鬼煞,长绝此生守潼山。”

    nbsp“‘何须入关。”

    nbsp何须入关,何须入关啊。

    nbsp死后魂魄受尽折磨三百年,终于回家,却是在这里魂飞魄散。

    nbsp朱英的眼泪后知后觉地全涌了出来。

    喜欢。

三十二.潼关令(11)[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