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饭馆通大明:我靠预制菜发家致富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1章 朱标登门[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r/>    nbsp“朝廷的钱粮要用在刀刃上,与其分给我这闲人,不如多救济几个灾民。”

    nbsp朱标一怔,随即眼中泛起更深的敬意。

    nbsp他见过太多趋炎附势之辈,为了几两银子便能卑躬屈膝,像夏沐这般面对赏赐毫不动心的,实属罕见。

    nbsp他拱手道:“夏店家高义,刘某佩服。”

    nbsp夏沐笑了笑,没接这话。

    nbsp金银珠宝虽好,却不如人情实在。

    nbsp户部侍郎的人情,可比那些沉甸甸的银子有用多了。

    nbsp日后真遇着难处,这人情就是救命的稻草。

    nbsp两人又客套两句,朱标突然唉声叹气起来。

    nbsp“说起来,夏店家或许不知,救灾之事虽定了章程,可最难的还在后面。”

    nbsp夏沐放下茶盏,示意他继续说。

    nbsp他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几分疲惫,

    nbsp“就算法子定了,运输粮食仍是难题。”

    nbsp“从应天府到山东,千里迢迢。”

    nbsp“拉车的骡马要吃草料,押粮的兵丁要吃饭,遇上雨天路滑,粮食还会发霉。”

    nbsp“算下来,运到灾民手里的粮食,怕是只剩七成。”

    nbsp夏沐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却压不住心头的波澜。

    nbsp在小胖子找她咨询对山东灾情的看法后,她回到现代也是查过一些资料的。

    nbsp这场洪武二年的灾情,在史书上记载不多。

    nbsp【夏旱,禾苗枯槁】《明太祖实录》

    nbsp【民多饥馑,流移者众】《山东通志?灾祥志》

    nbsp【遣官赈济,凡活民数万】《明太祖实录》

    nbsp如果不是前不久听小胖子说,一个月后,山东最少会出现百万灾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仅仅从史书的记载,甚至会让人以为,这只是一场规模很小的旱灾。

    nbsp然而,把史书上的记载和小胖子的话结合起来,就能得出一个十分恐怖的事实。

    nbsp在原本的历史线上,这场山东的旱灾,官府救下来的只有几万人。

    nbsp至于剩下的几十万人的下场,只是想想就让夏沐有些毛骨悚然。

    nbsp不过,有她这只小蝴蝶的出现,原本的历史应该不会再出现了。

    nbsp在查询历史的同时,夏沐也顺手查了一些关于赈灾的案例。

    nbsp“这损耗,确实惊人。”

    nbsp朱标眼中闪过一丝急切,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前倾了倾:

    nbsp“夏店家可有良策?家父为此愁得几夜未眠,头发都白了不少。”

    nbsp现在的朱标对夏沐的期待是很高的,毕竟对方前不久才提出了那么多好意见。

    nbsp夏沐没有急着回答,而是认真思考起来。

    nbsp其实想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

    nbsp古代运粮之所以麻烦就是因为粮食的体积太大,加上运输不便,所以才会出现三成以上的损耗。

    nbsp只要减少粮食的体积,运输中出现的损耗就会立刻降低到一个可接受的范围。

    nbsp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弄些压缩饼干过来。

    nbsp一块手指大小的压缩饼干煮成粥,可以轻易满足一个成年人一天的食物需求。

    nbsp原本一车的粮食,或许只能养活十来个灾民。

    nbsp但如果换成是压缩饼干,一车压缩饼干可能就能养活几百人。

    nbsp但是这个最简单的办法,却是被夏沐第一个否决。

    喜欢。

第61章 朱标登门[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