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6章 开辟航路,征伐不臣[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r/>    nbsp没有一定的水军知识,连指挥都无法胜任。

    nbsp凭借这些优势,当朱元璋收到胡大老爷送来的地图和“提示”后,他开始仔细研究起来。

    nbsp胡大老爷擅长操控人心,一番劝说之下,终于打动了朱元璋。

    nbsp朱元璋自我激励,被胡大老爷描绘的美好前景深深吸引:无数的财富、丰饶的粮食、珍贵的香料、耀眼的金子、众多的奴隶……

    nbsp在胡大老爷的游说下,远洋航行似乎成了轻而易举的财富之路。

    nbsp尽管描述得如此夸张,但对照着手中的说明、地图,以及那个神秘的番邦人信息,朱元璋却不由得不相信。

    nbsp此刻的朱元璋,已被深深吸引。

    nbsp无疑,最为关键的是胡大老爷以往的信誉极为卓越。

    nbsp暂且不论其身份,单论他所创造的功绩,如番薯、土豆以及新式织机等,这些都是大明前所未有的。

    nbsp胡大老爷有个习惯,遇到来源不明的事物,总爱归咎于番邦,这也悄然改变了朱元璋对番邦的看法。

    nbsp在朱元璋眼中,番邦拥有好东西是毋庸置疑的,但并非人人都能理解并运用。

    nbsp而胡大老爷,正是那少数能从番邦获利的人。

    nbsp既然胡大老爷已为大明指明了道路,那冒险一试又有何妨?

    nbsp近来,得益于内阁的协助,朱元璋得以清闲,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nbsp“宋利,去宣傅友德来见!”

    nbsp没错,朱元璋准备采取大动作了。

    nbsp若胡大老爷知晓朱元璋打算让傅友德领军进行首次远洋航行,恐怕会大吃一惊。

    nbsp傅友德何人?

    nbsp虽非随朱元璋自凤阳起兵的首批将领,但也是早期投诚的老将。

    nbsp论战功,鄱阳湖之战、攻克元大都、征讨云南等,不胜枚举。

    nbsp沐英、蓝玉等人均曾是他的部将。

    nbsp大明建国后,他更是因功被封为颖国公。

    nbsp可以说,除徐达、常遇春这两位最亲近的武将外,傅友德便是朱元璋最为信赖的大将。

    nbsp然而,这样一位镇国级的大将,竟被朱元璋为首次远洋航行所调动。

    nbsp这已远非小题大做,简直是牛刀杀鸡,大炮打蚊子。

    nbsp傅友德很快便到了。

    nbsp他进门便恭敬行礼。

    nbsp“见过陛下!”

    nbsp望着匆匆而至的傅友德,老朱朗声大笑。

    nbsp“惟学,朕有一事,欲交由你去办!”

    nbsp许久未领兵征战的傅友德,初闻此言略显惊愕,旋即便满心欢喜。

    nbsp他猛地撩起衣摆,单膝跪地,双手抱拳,高声应道:“恳请陛下示下,末将傅友德恭候差遣!”

    nbsp朱元璋甚是欣赏这番姿态。

    nbsp心中早已属意傅友德领兵的他,大手一挥,豪迈地说道:“傅友德,朕命你为平波都督,统率三千精兵、二十艘战船,为大明开辟航路,征伐不臣!”

    nbsp“末将领命!”

    nbsp尽管傅友德对“平波都督”之名略有疑惑,但这并不妨碍他迅速接令。

    nbsp只要有仗可打,他便心满意足。

    nbsp战事意味着立功的机遇。

    nbsp至于水战、海战,傅友德全然不放在心上。

    nbsp毕竟,昔日鄱阳湖之战,他指挥水军与陈友谅激战,亦是战绩斐然。

    nbsp见傅友德已领命,朱元璋再次大笑,亲自上前扶起傅友德道:

    nbsp“惟学,此事说起来,皆因惟庸那小子。”

    nbsp“他勾起了朕的雄心壮志。”

    nbsp“他将海外描绘得天花乱坠。”

    nbsp“朕着实被他说得心动了!”

    nbsp“因此,朕会另派人筹备茶叶、瓷器、丝绸等货物作为交易品。”

    nbsp“但你得替朕打头阵。”

    nbsp朱元璋再次挥手道:

    nbsp“那些番邦小国皆是欺软怕硬的蛮夷,你得先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nbsp“待他们臣服,我们才能与他们长久交易!”

    nbsp“届时,将他们的金子、银子、香料等物,统统带回大明!”

    nbsp国库空虚,正可用番邦小国之财填补!

    nbsp“惟学,你有信心吗?”

    nbsp傅友德抱拳躬身答道:“末将定当威震番邦,确保交易顺畅,若对方冥顽不灵,末将必讨之。”

    nbsp“确该让番邦见识我大国的威严!”

    nbsp傅友德此言一出,朱元璋大笑。

    nbsp的确,这话听得痛快!

    nbsp对大明而言,军方首要之务乃消灭藏匿于草原的残元。

    nbsp他们虽名为北元,实则已被大明多次重创,近乎苟延残喘。

    nbsp然而,残元如同癞蛤蟆落于脚面,虽不伤人却令人厌恶。

    nbsp作为老牌游牧民族,残元治国无能,但劫掠成性,此乃其千年传承。

    nbsp双方本就势不两立,残元稍有机会便侵扰边境;大明稍有喘息,便立即组织反击。

    nbsp如此不死不休的仇敌,彼此皆铭记于心。

    nbsp在此背景下,傅友德率三千人出海之事,显得平淡无奇。

    nbsp毕竟,大明正规出征,动辄数万乃至十数万人。

    nbsp若非傅友德领兵,这三千人的调动,恐怕无人关注。

    nbsp傅友德对其他人的事务不予置喙,自己则一脸严肃地投入忙碌。

    nbsp他尤为注重的是迅速招募人才。出海航行,若无经验丰富之人,他难以安心,正如往昔行军无可靠向导般令人心悸。

    nbsp身为资深国公、开国功臣,傅友德人脉广泛。他轻轻一动,几张便条送出,便有不少人给面子响应。数日之间,便有人陆续至其府邸报到。

    nbsp傅友德简单询问后,一概接纳。他不惧人无能,因为在船上,真伪才能一目了然。即便是庸才,也可充作劳力,他傅友德绝不养闲人。

    nbsp这些有经验者的到来,使原本筹备的物资迅速充实。他们皆为老牌海贸家族的中坚力量,若非傅友德出面,寻常人难以得见。他们虽读书不多,但经验足以大幅降低船队风险。

    喜欢。

第226章 开辟航路,征伐不臣[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