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1章 这不是在自寻死路吗?[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bsp;   nbsp难道胡大老爷已知晓些什么?

    nbsp沈万三的一举一动都在锦衣卫的监视中。

    nbsp他刚被胡义送出府,带着礼物回家,锦衣卫便将他在胡府的言行及胡大老爷的反应呈报给朱元璋。

    nbsp对此,胡大老爷心知肚明,甚至确信沈万三时日无多了。

    nbsp在应天府拉拢官员,广结人脉,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nbsp

    nbsp胡大老爷平静的“后院生活”因沈万三的到来被打乱。

    nbsp他对沈万三并无太多重视,只是好奇:

    nbsp这人竟敢登门?

    nbsp真以为老朱放过他是因为顾忌什么名声?胡大人光是想想就觉得荒唐。

    nbsp朱元璋会在乎名声?呸!这话听着都别扭,更别说信了。

    nbsp如今别说胡大人这样的老臣,就连刚入朝的新官都知道,老朱对名声的态度就是“有也好,无也罢”,根本不当回事。

    nbsp尤其是要对付某人时,老朱会考虑利益、后续影响和安抚之类的问题,但名声这种虚的东西,往往被他忽略,不是想不起,就是事后才注意到,或者根本懒得先考虑。

    nbsp可以说,对这样务实的人来说,名声这种死后才见分晓的事,他根本不在意。

    nbsp反正怎么做都会有批评,死了之后,名声还有什么意义呢?倒是眼前的好处才是实在的。

    nbsp正因如此,朱元璋对名声的态度虽不至于完全无视,但也算不上重视。

    nbsp胡大人赶走沈万三后,立刻让胡义去打探消息。

    nbsp他只想知道,这次沈万三到底惹多大的麻烦。

    nbsp胡义听完吩咐,拱手说道:“老爷,这事不用出门打听,我全知道!那位豪商一点收敛的意思都没有,整个应天府的人都在议论。

    nbsp”胡大人听后一惊,倒抽一口凉气,“他竟这么大胆?”

    nbsp胡义听后微微一笑:“老爷,或许在那位豪商心中,他正有恃无恐吧?”

    nbsp“毕竟,他或许觉得陛下念及他这些日子频繁联络的功劳,会有所顾忌或犹豫不决。

    nbsp”

    nbsp胡大老爷点头表示赞同。

    nbsp“没错,你别说,那沈万三恐怕正是这么想的!”

    nbsp“他将地方上‘法不责众的作风带到了朝廷和应天府。

    nbsp”

    nbsp“可他终究不上台面,把朝廷和应天府视作他家乡的小地方。

    nbsp”

    nbsp“必死无疑!”

    nbsp胡义深表认同,觉得主人一语中的。

    nbsp实际上,看出这一点的不止胡大老爷一人。

    nbsp应天府中有无数人明白这一点,却无人敢站出来。

    nbsp反而越到后来,越是讳莫如深。

    nbsp因为谁都清楚,沈万三这般肆无忌惮、毫无掩饰的行为,早已落入朱元璋眼中。

    nbsp那时若有人站出来揭穿**,你以为那位皇帝会感激你?

    nbsp更何况,现在丢脸的并不是皇帝。

    nbsp只是皇帝可能借此机会狠狠整治沈万三。

    nbsp因此,尽管没有明文诏令,应天府的官员们都默契地保持沉默。

    nbsp当然,若沈万三主动找上门,必要的礼节还是要做的。

    nbsp毕竟不是每户人家都能像胡大老爷家一样,产业众多且常得宫中赏赐,根本不在乎钱粮之事。

    nbsp胡大老爷听完胡义关于街谈巷议的汇报,总算放下心来。

    nbsp嗯,看来沈万三的命运已成定局。

    nbsp那么,他只需静观其变即可。

    nbsp其余无需多言。

    nbsp事实上,沈万三刚离开胡府的第二天,朱元璋就召见了他。

    nbsp显然,沈万三之前四处拜访官员的行为已经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

    nbsp朱元璋表现出一种稳如泰山的态度,只是默默观察。

    nbsp然而,当沈万三甚至去了胡惟庸府上后,朱元璋终于坐不住了。

    nbsp他心想,你连胡府都去,究竟还要找多少人?

    nbsp算了,不用再等了,直接面对面谈吧。

    nbsp沈万三似乎真的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听到召见的消息后反而有些得意。

    nbsp在他看来,自己在地方上一向强势,或许认为法不责众是官场的潜规则。

    nbsp而且,沈万三作为大明首富,早已结识了不少人脉,不只是到了应天府后才开始联络。

    nbsp在他心里,自己交友广泛,若被抓进监狱,天下人必定群起而救之,朱元璋也会有所顾忌。

    nbsp因此,当他恭敬地献上礼物后,毫无畏惧之意,反而直接提出此次来应天府的核心目的——开展海外贸易。

    nbsp他暗示自己想要正式获得一张从事海外贸易的执照,然后扬帆出海经商。

    nbsp朱元璋手中把玩着沈万三送来的晶莹碧绿、仿佛深邃无比的玉佩,一言不发地沉思。

    nbsp他既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实际上是在权衡利弊。

    nbsp沈万三却不知朱元璋的心思。

    nbsp他认为按照行业惯例,既然提出了要求,接下来就应该报价。

    nbsp如果朱元璋觉得价格不合适,可能会还价或者调整条件。

    nbsp这些都是后续讨论的内容。

    nbsp怎么都行!

    nbsp然后,他平静地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nbsp“我愿意出资出力为应天城修筑城墙,以此作为交换,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nbsp朱元璋猛地抬起头,用看疯子一样的眼神看着沈万三。

    nbsp你说什么?

    nbsp你要帮我们修城墙?

    nbsp

    nbsp不得不说,人都有认知局限。

    nbsp尤其是那些成功人士!

    nbsp他们为什么会在某些时候摔得很惨?

    nbsp无非是因为过去的成功让他们坚信自己的理论和方法是绝对正确的。

    喜欢。

第181章 这不是在自寻死路吗?[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