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6章 指点江山的坚实基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再说了,这是太子妃的娘家,我们随太子妃回门还让人额外准备菜肴,似乎不太合适。

    nbsp”

    nbsp“所以,我已经让胡公安排了一位厨子直接入宫。

    nbsp”

    nbsp“毕竟太子妃喜欢家里的味道,从她娘家请一位厨子进宫,理所当然!”

    nbsp“爹,这厨子暂时先留在您的御厨里,等教会了这边的大厨,我再带他回东宫,您觉得怎么样?”

    nbsp朱元璋听完朱标的这番话,原本带着几分不满的表情缓和了一些。

    nbsp其实他对儿子的做法感到很满意。

    nbsp一顿饱和每顿饱的区别,他又怎么会不清楚?与其只带回几道菜,不如直接把厨子带回来。

    nbsp至于食材?胡府有的东西,皇宫里怎么会没有?而且刚才朱标的意思很清楚,不过是些普通的食材,若是连这些都没有,那御膳房的人确实该被问责了。

    nbsp最重要的是,这是朱家对儿媳的宠爱。

    nbsp太子妃不适应宫中的饮食,回门时就立刻安排厨子进宫。

    nbsp这样的事情传出去,谁不会羡慕太子妃?

    nbsp至于厨子多做一点活儿?那是应该的,难道宫里只有太子妃一个人吃饭吗?多发一些俸禄即可。

    nbsp嗯,这小子还算记得他的父母,不错!

    nbsp父子二人继续处理政务的时候,大明周报社的新任主管李建林正在琢磨着下巴,看着手中的信纸。

    nbsp他准备给胡大老爷写一封邀请函,邀请他到报社看看、巡视一下。

    nbsp公事上讲,这报社是胡大老爷亲手创立的,无论人员招聘还是规章制度,都由他决定。

    nbsp胡大老爷来看看,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这样有助于他将大明周报办得更好。

    nbsp私心方面,李建林非常渴望进步。

    nbsp他出身于普通家庭,一路走来没有名师指导,全靠自己努力。

    nbsp要想有所发展,他需要一条捷径。

    nbsp说到底,他既无背景,也无势力。

    nbsp现在抓住这个机会,借着这份人情,要是能把胡大老爷拉拢过来,那他的靠山就有了。

    nbsp立刻想通这一点的李总编,提笔写下一封诚意满满的邀请函。

    nbsp胡大老爷接过邀请函,无奈地摇了摇头。

    nbsp巡视?

    nbsp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nbsp嗯,也好久没去了,去瞧瞧也无妨。

    nbsp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上辈子跟着领导视察不少次了。

    nbsp这辈子,他是不是也该当个领导了?

    nbsp这个消息传到大明周报社后,罗贯中和方孝孺都非常兴奋。

    nbsp胡大老爷要来?

    nbsp作为新员工,他们入职时胡大老爷已经离开了。

    nbsp现在这是有了机会?

    nbsp

    nbsp其实罗贯中和方孝孺对胡大老爷有好感甚至充满期待是很自然的。

    nbsp不过,两人的内心还是有些不同。

    nbsp对罗贯中来说,胡大老爷帮助他的师父施耐庵出版了《水浒传》。

    nbsp如今,《水浒传》早已不再是当初积满灰尘的手稿。

    nbsp虽然别的地方可能还不太普及。

    nbsp但在应天府,《水浒传》的名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nbsp这一切都源于胡大老爷最初的同意。

    nbsp在罗贯中看来,大多数文人都看不起话本这种东西。

    nbsp胡大老爷不仅给他的师父提供了出版的机会,还给了他一份正当的工作,这是莫大的恩情。

    nbsp更不用说,《水浒传》随着大明周报的不断印刷和销售,注定会在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

    nbsp过去没有能力也没途径也就罢了,现在既然有能力了,本该好好感谢胡大老爷才是。

    nbsp可万万没想到,这位大老爷竟然直接辞了职。

    nbsp这下想表达感激之情都没机会了。

    nbsp虽然知道胡府的地址,但胡府可不是普通人家能随便进的。

    nbsp别说像我这样的小人物,就算那些在我眼中地位颇高的人,不也是得递上帖子等待召见吗?胡府大门紧闭不是闹着玩的,是真的谁来了都不理会。

    nbsp尤其是自从成为皇亲之后,胡府的门槛更高了。

    nbsp据说近段时间,除了太子带着太子妃回门时开过一次门,再没有接待过任何外客。

    nbsp我自然清楚,自己这种小人物绝不可能和太子受到同等对待。

    nbsp所以,胡大老爷巡视报社时,就是我最好的机会了。

    nbsp以后嘛,谁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呢。

    nbsp毕竟,胡大老爷不仅不待客,外出也很少。

    nbsp无论是文人雅集的诗会、文会,还是达官显贵举办的晚宴、聚会,几乎都看不到他的身影。

    nbsp偶尔他外出,十次倒有**是直接乘车入宫。

    nbsp这般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作风,叫人怎么敢轻易靠近?

    nbsp与罗贯中的期待不同,方孝儒更多的是好奇。

    nbsp他非常好奇!

    nbsp对于胡大老爷,他的看法相当复杂。

    nbsp毕竟,就是这位大老爷,让自己之前满怀信心的科举之路屡屡受挫。

    nbsp即便现在科考结束,但一想到当年在贡院关着门看考卷的情景,他还是会从噩梦中惊醒。

    nbsp那种束手无策、左右为难的感觉,实在太痛苦、太煎熬了。

    nbsp让人又爱又恨,却又不得不心服口服。

    nbsp而做出这种令人侧目的事情的,正是胡大老爷这位前任**。

    nbsp方孝儒虽然木讷了些,但并不傻。

    nbsp他十分清楚,胡大老爷此举得罪了多少人!

    nbsp要知道,科举并非只关乎考生个人,它还涉及家庭、宗族、师门以及地方官员的利益。

    nbsp因此,历来的主考官都是个美差,既能结交众多新晋学子和官员,又能拉拢背后的各种势力。

    喜欢。

第116章 指点江山的坚实基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