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8章 敬仰归敬仰,害怕也是实实在在的[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nbsp“臣胡惟庸拜见燕王殿下!”

    nbsp胡惟庸依礼向朱棣行礼,但朱棣却吓了一跳,连忙回礼道:“小王拜见胡公,小王受大哥指点,今日特来向胡公讨教!”

    nbsp胡惟庸一听这话,顿时愣住了。

    nbsp讨教?难道你也是个之人?

    nbsp(本章完)

    nbsp

    nbsp胡府大门口显然不是谈话之处。

    nbsp因此,尽管胡惟庸满腹疑团,最终还是将朱棣请进了府中。

    nbsp两人来到正堂,分别落座,待胡义亲自奉上茶水并带着下人退下后,朱棣方才坦然道:“胡公,小王此次前来,确有一事相求。”

    nbsp“父皇命我们将就藩的兄弟先到凤阳老家种上一季土豆。”

    nbsp“小王从大哥处得知,此等仙粮乃是胡公所献,因此特来向胡公请教,这土豆究竟该如何种植!”

    nbsp听闻朱棣将事情解释清楚后,胡惟庸终于放下了心中的大石。

    nbsp老天爷,差点没把我吓个半死。

    nbsp我还以为这家伙跑来跟我套近乎,是另有所图呢。

    nbsp这次真是差点让胡惟庸当场魂飞魄散!

    nbsp毕竟这位燕王殿下可是有“前科”的。

    nbsp在那场名为“奉天靖难”、实则为起兵的行动中,大明上下,打着建文帝臣子旗号背后帮朱棣的人实在太多了。

    nbsp要说这些人都是因为仰慕、崇拜燕王殿下,才义无反顾地投奔他麾下,那简直是在侮辱大家的智商。

    nbsp说白了,都是早就串通好的老关系,只不过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罢了。

    nbsp胡惟庸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他最怕朱棣这个还不太成熟的家伙,兴冲冲地跑上门来,一把拉住自己的手,就要大谈他的“宏图伟业”!

    nbsp好在,经过朱棣这么一番解释,胡惟庸发现自己虚惊一场了。

    nbsp现在的朱棣,还远不是后来朱标去世、年纪渐长后那个成熟老练的燕王。

    nbsp如今的朱棣,不过是个满腔热血的年轻人罢了。

    nbsp这不,他爹交代他个任务,他大哥在旁边鼓动几句,他便兴致勃勃地跑上门来了。

    nbsp朱棣压根没想过,自己身为皇子,跟一位前任丞相接触,在旁人眼里是多么犯忌讳的事儿。

    nbsp反正他听大哥这么一说,二话不说就跑来了。

    nbsp胡惟庸看着眼前一脸真诚的朱棣,心里又是无奈又是好笑。

    nbsp得!

    nbsp这位历史上雄才大略的永乐大帝,现在还是个愣头青呢。

    nbsp算了,反正肯定有锦衣卫在暗中盯着,该咋办咋办吧。

    nbsp想到这儿,胡惟庸干脆挥了挥手说道:

    nbsp“走吧,燕王,咱们也别在这儿干坐着喝茶了,直接去地里,让你亲眼看看这东西是怎么弄的,你反倒更容易明白!”

    nbsp对于这种实打实的教学,朱棣显然更感兴趣,于是便乐呵呵地跟在胡惟庸身后,直奔后院的小花园去了。

    nbsp这里原本被胡惟庸围起来的小园子,此时并未荒废,只是胡惟庸还没想好种点什么。

    nbsp胡惟庸拿出一个自家留种的土豆,开始一步一步详细地向朱棣讲解土豆种植的种种细节。

    nbsp看着朱棣二话不说抄起农具开始翻土,接着直接下地学着丈量间距,同时对各种细节追问到底的认真模样,胡惟庸不由得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nbsp不得不说,朱元璋虽出身农户,但对子女的教育却十分得当。

    nbsp他始终将百姓放在心头,教导子女要以民为本,明白“民以食为天”的道理,并鼓励他们放下身段,深入民间。

    nbsp这种思想深深打动了胡惟庸,让他格外认同。

    nbsp在明初这个时代,胡惟庸之所以选择“躺平”,除了性格和系统的因素外,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对朱元璋的认可。

    nbsp朱元璋是历史上得位最正的皇帝,他始终与百姓站在一起,对官员持怀疑和鄙视的态度。

    nbsp他甚至将自己的儿子赶回凤阳老家,让他实实在在下地劳作。

    nbsp这样的皇帝,胡惟庸既不愿也不忍心去折腾。

    nbsp如果真有什么想法,胡惟庸也不敢轻易去劳烦朱元璋,毕竟还有大朱在。

    nbsp而大朱与他关系不错,到时候躲在背后出出主意,也不失为一种策略。

    nbsp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胡惟庸在教导朱棣时格外用心。

    nbsp他觉得自己这么做是值得鼓励和奖励的,就当是为天下积德,早日让百姓免受苦楚。

    nbsp胡惟庸教得认真,朱棣听得专心,时间过得飞快。

    nbsp就在胡惟庸觉得自己该教的都教得差不多时,小侄女胡馨月急匆匆地跑了过来。

    nbsp“大伯,大伯,月儿有事请教!”

    nbsp看到胡馨月气色明显好转,精神也旺盛了许多,胡惟庸的嘴角忍不住扬起笑容,快步迎了上去,笑着问道:“怎么了?有什么事儿啊,小月儿?”

    nbsp胡馨月虽然看到了朱棣,但胡惟庸没有介绍,她也就不主动与陌生的男子打招呼,直接向胡惟庸问道:“大伯,书上说女子应该、自强,才不枉此生。

    nbsp可爹娘却告诉我,女子无才便是德,只要孝顺父母、公婆,将来为夫家生儿育女就够了。

    nbsp这……到底谁说得对呢?”

    nbsp胡惟庸听后,嗤笑了一声,道:“你爹娘懂什么!什么叫无才便是德?女子有才而不张扬、不嫉妒,自称无才才是真正的德行!”

    nbsp“意思是你明明什么都会,只是平时不爱张扬,故意显得谦虚罢了。”

    nbsp“要是真没本事,那才叫愚蠢!”

    nbsp“这世上有阴有阳,有男有女,男人固然要扛起门庭,但女子有时也能撑起半边天!”

    nbsp“月儿,好好学,等你大了,大伯一定给你找户好人家,让你当家做主,到时候让人瞧瞧,我家月儿多厉害!”

    nbsp胡馨月一向最听胡惟庸的话,听他这么一说,顿时笑眯眯地连连点头。

    喜欢。

第48章 敬仰归敬仰,害怕也是实实在在的[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