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章 棍棒底下出孝子[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不是,你要棍棒底下出孝子没问题,可你怎么光有棍棒一句话不说啊???

    nbsp真就过来把人拎到祠堂,然后拿起藤条就开抽。

    nbsp抽了一炷香的功夫以后,同样一句话不说,藤条一扔,走人!

    nbsp从头到尾,别说教训他了,连招呼都没打一个,真就是冲着抽人来的。

    nbsp最关键的是,抽完以后,胡惟庸居然神清气爽、嘴角带笑地走了。

    nbsp只留下身上心里同样疼的胡仁彬茫茫然不知所措。

    nbsp可他不知道的是,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nbsp自从在管教混账儿子的过程中得到了腰力奖励后。

    nbsp每日午饭后半个时辰,胡惟庸便准时开始管教胡仁彬。

    nbsp这时间选得恰到好处!

    nbsp吃饱了饭,精力充沛!

    nbsp休息了半个时辰,不至于因剧烈运动影响消化。

    nbsp打完管教,正好顺路去后院钓鱼、欣赏歌舞或打格斗赛,热身完毕。

    nbsp啧啧,好处多得数不清。

    nbsp于是,胡仁彬一脸茫然地开始了他的“被管教生涯”。

    nbsp其他地方不准去,去了就挨打!

    nbsp吃住都在祠堂旁的小屋,虽不丰盛但绝不至于饿死!

    nbsp每日里就是看书、罚跪,不听话就打!

    nbsp中午吃完饭,老老实实跪在祠堂里,接受父亲的“关爱”。

    nbsp然后下午基本就能自由活动了。

    nbsp自从他被接回府那天起,这样的生活便雷打不动。

    nbsp府上众人也习惯了,每日午膳后祠堂那边总会传来胡仁彬的惨叫声。

    nbsp起初听着吓人,但久而久之,大家竟能从这惨叫声中分辨出胡惟庸今天想玩什么花样。

    nbsp毕竟,慢慢都知道了,胡大老爷要是打算钓鱼或肉搏之类的活动,那必然得留点力气。

    nbsp这天,胡府祠堂内,“胡丞相藤条教子”的戏码准时上演。

    nbsp可打着打着,胡仁彬受不了了,忙不迭地高声喊道:

    nbsp“爹,爹,爹,爹……您不能这样啊!”

    nbsp“这都超过一炷香的时间了,今儿都超过了!”

    nbsp“咱明天再来吧,您老赶紧休息去吧!”

    nbsp听到这,胡惟庸默默停手,一脸复杂地看着眼前这个混账小子。

    nbsp娘的,这小子这是被打出习惯、打出抗性来了啊。

    nbsp就是不知道这小子到底长了多少记性!

    nbsp别特娘的前脚信誓旦旦,后脚老错重犯,那岂不是这段时间白折腾了?

    nbsp虽然这段时间,经过每日里的“锻炼”,让他如今肾好、腰好战力不俗。

    nbsp但怎么说也是每日里花了力气、花了时间的。

    nbsp总不能就这么半途而废啊!

    nbsp当即,胡惟庸吩咐胡义去书房搬书过来。

    nbsp其他书不用,就是四书五经这些最不会出错的经典。

    nbsp而接下来胡仁彬要做的,就是不断地抄书。

    nbsp借着这机会长长见识,也学一学修身养性。

    nbsp胡仁彬心里有话想说,可一瞧见胡惟庸那严肃的神情和冷淡的眼神,他立刻把话咽了回去。

    nbsp不就是抄书吗?我才不怕!

    nbsp他刚走出祠堂,正打算拐弯回自己的小屋,却听见父亲在认真地吩咐着什么。

    nbsp“胡义,那小子身上的伤药你得盯紧了!”

    nbsp“大夫和药都不能落下,让他早点好起来!”

    nbsp“这样,到时候我揍他的时候也不用顾忌了!”

    nbsp胡义虽然表情有些复杂,但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

    nbsp胡仁彬听到这话,手不由得抖了一下。

    nbsp这是亲爹吗?

    nbsp也太狠了吧!

    nbsp(本章完)

    nbsp

    nbsp胡府的事情,只有胡府的人知道。

    nbsp虽然这些事肯定会传到高高在上、俯视大明官员和百姓的皇帝朱元璋耳朵里,但胡惟庸并不在意。

    nbsp有些事,本来就想让朱元璋知道。

    nbsp谁还没点演技呢?

    nbsp他胡大老爷,好歹也是看过不少戏的人。

    nbsp而在应天府的皇宫里,朱元璋正饶有兴趣地听着李善长的汇报。

    nbsp作为当朝丞相,李善长不仅要辅佐皇帝,还要管理群臣,这可不是一句空话。

    nbsp他需要实际参与到各种事务中。

    nbsp可以说,只要李善长看到的活,他都有权插手,对方还得特别听从他的意见。

    nbsp因为那时候的李善长,代表的是皇权。

    nbsp但此时,他的角色不同了。

    nbsp现在的他,是代表群臣向朱元璋汇报最近的政务。

    nbsp虽然还有专门的奏折和各部分的奏报,但作为丞相,每隔一段时间汇总工作是他的职责。

    nbsp不过,李善长的汇报并不只是他一个人滔滔不绝。

    nbsp朱元璋时不时会根据他汇报中的某句话,甚至某个词,直接发问。

    nbsp朱元璋问的问题,都是直指核心或要害的地方。

    nbsp要不是李善长确实有些能耐,面对朱元璋这样锐利的皇帝,恐怕早就乱了阵脚。

    nbsp这一汇报,足足耗费了大半天的时间。

    nbsp君臣二人丝毫不敢松懈,逐一梳理着大明上下的大小事务。

    nbsp等到厚厚的奏报终于讨论完毕,两人不约而同地松了口气。

    nbsp看着眼前略显疲惫的李善长,朱元璋竟一时觉得有个丞相似乎也不错。

    nbsp但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就被朱元璋迅速掐灭了。

    nbsp丞相能做的事,难道分给六部尚书就做不了吗?

    nbsp权力集中在丞相一人手中,与分散到六部尚书手中,差别可太大了。

    nbsp所以,丞相这个位置,无论如何都得废除。

    nbsp想到这里,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仿佛不经意地问道:

    nbsp“善长,之前胡惟庸家那小子出事儿,你可曾听说?”

    喜欢。

第18章 棍棒底下出孝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