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2章 法考?[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既然大明缺乏懂法的人才,那太子你可想到破解之法。”

    nbsp朱元璋带有几分期待之色,开口问道。

    nbsp“启禀父皇,儿臣以为法治改革非是一朝一夕之事,如今法律已经有了,缺乏的就是懂得法律的人才,可以在科举之中专门设立一科,每年一考,专门考刑法,增设录取人数,取其中考试成绩优异者去大明各地执法部门上任。”

    nbsp说到这里,朱标脸上露出迟疑之色。

    nbsp“办法不错,不过看太子你的脸色,话中似乎有未尽之意啊。”

    nbsp朱元璋问道。

    nbsp“是,招募和培养人才本身就是一大开销,需要耗费大量的钱财,只怕这样下去大明的国库吃不消啊。”

    nbsp在现实面前,朱标刚刚想到办法的兴奋也渐渐冷静下来。

    nbsp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对于大明这样的国家来说也是如此。

    nbsp没钱,实在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儿啊!

    nbsp“要打蒙元要打倭国,又要招募官员增加人手……国库的银子实在是不够花啊。”

    nbsp朱元璋也是反应过来,满脸的苦恼。

    nbsp要知道在大明,一个从九品的官员,如县主簿、典史等,年俸大概在60石。

    nbsp往上提升品级,这俸禄还要继续再涨。

    nbsp执法部门和执政部门分割,要是在整个大明各地各推广开来,尚且不知道要增加多少人手,要多少俸禄才够。

    nbsp可用脚指头想都知道,以现在大明国库之中的银子,定然是不够的。

    nbsp之前朱元璋关闭海运、限制人口流通、户籍制度等等限制,已经是让他品尝到经济发展落后的苦果。

    nbsp“早知道就不关闭那海运,还有什么户籍制度了。”

    nbsp朱元璋叹了口气,满脸写着无奈。

    nbsp“父皇,之前不是还有新精盐和新式织布机吗?有大量的新精盐和廉价布匹投入市场,应该能赚不少银子吧?”

    nbsp朱棣好奇地问道。

    nbsp朱标在一旁解释道:

    nbsp“四弟你有所不知,新精盐才开始售卖,再加上价格便宜,如今产出有限,投入市场赚取的银子一进国库又得拿出来用了。”

    nbsp“至于布匹,布厂的两款新式织布机的确了得,但光是制造这些织布机就需要能工巧匠们耗费许多功夫才能打造成功,而且为了防止技术外流,如今也还不是时候扩大布厂生产,产出的收益虽然大,但也是杯水车薪。”

    nbsp朱标说到这里也是无奈地叹了口气,说来说去,大明如今发展最需要的就是钱。

    nbsp没有钱,再好的谋划也难以实现。

    nbsp“太子,咱问你战船的事情进行得如何了?就是从陈友谅那里缴获的战船,别忘记日本还有金山银山等着我们挖呢!”

    nbsp朱元璋猛然间扭头,朝着负责战船维修一事的朱标开口问道。

    nbsp“啊?这……”

    nbsp朱标一时无言。

    nbsp“这是什么意思,有什么话就说!”

    nbsp朱元璋皱眉,不喜欢朱标这遮遮掩掩的态度。

    nbsp朱标无法,只能硬着头皮解释道:

    nbsp“父皇,您忘了,距离战船开始维修,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别说是去日本了,就是近海的海运都无法确保安全……”

  &n

第132章 法考?[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