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唐朝边关一戍卒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3章 战后工作[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sp;nbsp“监军,这处理尸体一事,不如交给王维。他精于此道,最为合适。”哥舒翰对王维的管理才能赞不绝口。

    nbsp“正合我意。”李乾欣然同意。

    nbsp“王维领命!”王维上前一步,郑重应承。

    nbsp王维立即着手安排,很快便指挥数十万奴隶开始处理尸体。

    nbsp他们在荒野挖掘万人坑,将尸体运来掩埋,并撒上厚厚一层石灰消毒。如此多的尸体,若无石灰消毒,即便掩埋也难以避免疫病蔓延。

    nbsp数十万具尸体的清理、运输和掩埋需要大量时间,即便有众多奴隶协助,也难以在短期内完成,只能循序渐进。

    nbsp”监军,吐蕃之地贫瘠,大唐难以在此驻守过多军队。我意从吐蕃奴隶中挑选身强力壮、忠心可靠者,加以训练装备,协助我军驻守,不知监军意下如何?”哥舒翰注视着李乾,等待他的意见。

    nbsp“我也是这么想的。”李乾点头赞同,两人不谋而合。

    nbsp“那就交给龙武军来办。”哥舒翰当即召来李浚等将领,将这项重任托付给他们。

    nbsp龙武军作为唐朝最精锐的部队,由他们来训练,必定能打造出一支既骁勇善战又忠心耿耿的吐蕃军队,为大唐效力。

    nbsp“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两件要事。”李乾眉头微蹙,正色道:“第一是吐蕃的重建工作。我们打下了吐蕃,若不能将其真正纳入大唐版图,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重建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重建逻些城,二是选拔官员治理吐蕃。”

    nbsp逻些虽已成废墟,但其地理位置极为重要。重建后,可作为唐朝在吐蕃的战略支点,既可储存粮草军械,又能驻扎军队。一旦吐蕃各地有事,唐军可迅速出击。

    nbsp至于官员选拔,必须彻底改革吐蕃旧制。

    nbsp原有的官僚体系只为赞普服务,必须建立忠于唐朝的新体系,新任官员应以吐蕃人为主,但必须由唐人主导,这样才能确保吐蕃长治久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嗯。”哥舒翰深以为然,追问道:“第二件事呢?”

    nbsp“以我之见,”李乾神色凝重,“吐蕃腹地贫瘠,难以供养大军。驻军太少又难以震慑四方。我建议在大非川驻扎重兵,那里物产丰饶,可解决粮草问题。一旦吐蕃腹地有事,大军可快速驰援。为此,必须征调民夫,在积石山中修筑道路。”

    nbsp这个谋划可谓周全,哥舒翰欣然赞同:“此计甚妙!此战我们俘获数十万吐蕃壮丁,正好用来修筑道路。”

    nbsp逻些一战,那些熬不住饥饿的老弱病残几乎都已死去,剩下的都是身强力壮的青壮年,正是修路的最佳劳力。

    nbsp李乾他们之所以最终选择招降而非屠杀这些俘虏,也正是存了让他们服劳役的打算。

    nbsp计议已定,李乾等人立即着手准备。

    nbsp哥舒翰一声令下,数十万俘虏在唐军的押解下进入逻些城,开始清理废墟。面对全副武装的唐军,这些俘虏虽心有不甘,却也不敢违抗。

    nbsp此时的逻些城已是一片狼藉,尸横遍野,断壁残垣。单靠奴隶们难以在短期内完成清理,驱使这些俘虏来做再合适不过。

    nbsp为确保工程进度,李乾提出了“以工换食”的妙计,干得越多,获得的食物就越多。这一招直击俘虏们的软肋,在饥饿的驱使下,他们不得不拼尽全力。

    nbsp为了那一口救命粮,俘虏们日夜赶工。

    nbsp不出数日,整座逻些城便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城外的尸体也全部妥善处理完毕,只待重建大计展开。

    喜欢。

第223章 战后工作[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