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唐锦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一零四章 故伎重施[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科举考试之本质就是在革世家门阀的命,将其所垄断的教育资源彻底打碎分摊至整个天下,让所有人都有一个进入仕途、跃升阶级、改变命运之机会。

    nbsp所以施行过程之中必然遭受世家门阀层层阻碍,想要真正推行天下难如登天,其过程之中要经受无数挫折,得罪无数人,甚至与世家门阀不死不休。

    nbsp这种事一般人干不来,也就许敬宗、李义府这种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辈才有做成之希望。

    nbsp即便未能最终做成,似这等“千古奸臣”丢出去平息众怒也算是废物利用,不心疼。

    nbsp有些时候,太在乎个人之声望、太在乎大局之稳定是很难做事的,反倒是那些自私自利、任他洪水滔天我自毫无顾忌之人,才能做成一些千秋伟业。

    nbsp最好的例子,便是隋炀帝,但凡注重一下名声、国家,又岂有大运河之贯通?

    nbsp许敬宗捋着胡须,面有难色:“自曹魏施行九品中正制作为选拔官员之纲领,至今四百余年矣,早已根深蒂固、近乎永例。莫说魏晋隋唐这样的大一统王朝,即便东晋偏安一隅、南北朝杀伐盈野,也始终未曾动摇此等政策。撼山易,撼世家门阀难也!”

    nbsp“九品中正制”之根基,便在于世家门阀。

    nbsp只要世家门阀存在一日,彻底废黜“九品中正制”、推行“科举考试”便绝无可能。

    nbsp当下虽然科举已经进行了几届,但所选拔之人才最低也是寒门子弟,连一个真正的平民子弟都不得见。

    nbsp数百年之永例,早已将教育彻底垄断,又岂是普及几本便宜的书籍、多建几座县学、乡塾便可予以推翻、取缔?

    nbsp只能说科举考试动摇了世家门阀之根本,但距离真正的取而代之,却还是艰难险阻、路漫漫其修远兮……

    nbsp马周一脸正色,肃然道:“若无排除万难、坚韧不拔之意志,如何能够成就大事?更遑论推行科举考试这等注定要名垂千古之煌煌大业!许尚书且放心,在下定然全力以赴予以相助,吾等携手共进、锐意进取,何愁大事不成!”

    nbsp房俊瞥了义正辞严的马周一眼,摸不准这位是真的想要全力襄助许敬宗,还是故意采取激将法,别看马周平素看上去正直严明、公正无私,但能将官职做到这个位置的,又怎会是一根筋的夯货?

    nbsp门外脚步声响,有书吏敲门:“内侍总管奉陛下口谕,召见太尉。”

    nbsp许敬宗离门最近,赶紧起身开门,便见到王德站在门外。

    nbsp王德先向许敬宗施礼,继而分别向马周、房俊施礼,最后道:“陛下口谕,召见太尉。”

    nbsp房俊起身与马周、许敬宗颔首致意,而后随着王德走出门下省,前往武德殿。

    nbsp*****

    nbsp天色阴沉,风吹雪落,不少内侍正顶着雪花清扫甬路、院落,太极宫内宫人来来往往,倒是少见的热闹。

    nbsp两人行进之间,王德略微落后一个身位,耳畔听到房俊问询:“不知陛下召见所为何事?”

    nbsp王德低头走路,轻声道:“是为了晋王就藩一事。”

    nbsp“陛下打算将晋王安置于何处?”

    nbsp“晋王自己请求远走天南,去往爪哇之南的大岛。”

    nbsp房俊一愣。

    nbsp随着大唐水师船队的航海经验越来越丰富,造船技术也越来越好,几乎抵达了风帆航海技术之巅峰,所行之处自然也越来越远,远远隐藏于天南之海的澳洲也已被发现。

    nbsp李治居然想去澳洲?

    nbsp“陛下心意如何?”

    nbsp鉴于李治“前科累累”“劣迹斑斑”,将其放出长安、前往澳洲,极有可能导致“放虎归山”,对于李承乾来说,未必不会防着一手。

    nbsp王德这才抬头,与房俊对视一眼,道:“陛下宽厚仁爱、千古未见。”

    nbsp房俊便明白了,李承乾居然愿意放李治去往澳洲?

    nbsp可既然如此,又为何召见自己?

    nbsp……

    nbsp御书房内温暖如春,有内侍上前恭敬的为房俊扫落肩头雪花,引着进入里间,便见到一袭赭黄色常服的李承乾正与蟒袍加身的李治跪坐在临窗的地席前,相对饮茶。

    nbsp“微臣觐见陛下,见过晋王殿下。”

    nbsp“二郎不必多礼,过来喝茶。”

    nbsp李承乾笑意吟吟,随意招招手。

    nbsp“多谢陛下!”

    nbsp房俊上前打横跪坐在一侧,笑着道:“陛下有何吩咐还请直言,至于茶水就不喝了,刚在门下省都

第二一零四章 故伎重施[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