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章 主人翁精神[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想要就说呗,我大伯还能顶着一点儿都不给,这里面的事麻烦着呢,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nbsp涉及到权利斗争,生猪不过是个借口而已。

    nbsp李天明闻言,也没再说什么,吃完早饭,拿了卖鱼的钱就打道回府了。

    nbsp开着拖拉机,直接去了长甸河大桥的施工现场。

    nbsp二十对桥墩,现在已经浇筑完了四对,这效率,不亏是专业的老师傅们带队。

    nbsp“天明,回来啦!”

    nbsp李学庆也在现场,虽说花出去一笔大钱,让他心疼,但是能把这座桥给建起来,花多少钱都值。

    nbsp“叔,您怎么没去学校那边?”

    nbsp今天同样是中学校舍建成的日子。

    nbsp“来了一帮啥记者,都在那边,我看着烦,就过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nbsp记者又来了?

    nbsp李天明条件反射一般,想到了姜红英。

    nbsp“有没有一个姓姜的?”

    nbsp李学庆一愣,仔细回忆了一下。

    nbsp“你是说上回来电风扇厂采访的那个?王主任的外甥女?”

    nbsp“对!”

    nbsp“来了!”

    nbsp艹!

    nbsp李天明在心里骂了一句。

    nbsp早知道就不该这么早回来。

    nbsp正想着呢,就看到一辆吉普车开了过来,一直到他附近停下,车门打开,下来的正是姜红英,还有一个满脸尬笑的刘思明。

    nbsp“姜同志,你好啊!又见面了!”

    nbsp李天明立刻终止了内心的吐槽,换上了一张热情洋溢的笑脸。

    nbsp姜红英白了他一眼:“你笑得还能再假点儿吗?”

    nbsp小姜记者又不傻,还能看不出李天明对她是避之唯恐不及,至于因为什么,她心里也清楚。

    nbsp之前和王作先聊过,然后被王作先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nbsp她提的那些问题,轻则大西北,重则阎王殿。

    nbsp别说李天明了。就算是王作先遇见她这样的记者,腿肚子都得打哆嗦。

    nbsp“说说吧,关于这座桥,我不问,你自由发挥!”

    nbsp呃?

    nbsp看着姜红英身后的刘思明拿出了笔和本,准备记录的样子。

    nbsp这俩人的身份是对调了吗?

    nbsp果然背景深厚,想要进步也能容易得多。

    nbsp换作别人,光是熬资历就要熬上几年。

    nbsp“你要不说,我就提问了!”

    nbsp别,千万别!

    nbsp李天明哪敢让姜红英挖坑,调整好思绪,稳住了心神。

    nbsp“关于这座桥……”

    nbsp李天明侃侃而谈,从民生,一直聊到了国家的基础建设,完全是一副爱国爱民好青年的架势。

    nbsp说得不少,可干货却没几句。

    nbsp“可修桥用的是李家台子集体企业创造的财富,用于架桥的话,会不会损害参与集体企业建设的村民的利益?”

    nbsp“完全不会!”

    nbsp这话不是李天明说的,而是闻讯赶来的李学国。

    nbsp他之前听李天明吐槽姜红英,知道这位小姜记者是个挖坑的好手。

    nbsp哪敢让李天明独自面对,急匆匆的就赶过来了。

    nbsp“集体企业创造的价值,不单单是为了改善集体中个体的生活质量,同样也是要为集体服务,架这座桥,方便的就是集体。”

    nbsp李天明见李学国到了,赶紧溜之大吉。

    nbsp再晚走一秒,谁知道姜红英那张嘴又能提出啥刁钻的问题。

    nbsp转天,《海城日报》头版头条便刊登了一篇文章。

    nbsp长甸河大桥建设伊始——论新时代的主人翁精神。

    nbsp文章中,详细的介绍了李家台子村民,为了解决出行难的问题,动用了集体企业的盈利,将其用于桥梁建设的全过程。

    喜欢。

第二百六十章 主人翁精神[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