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一章 好一个形式主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如何接待领导这件事上,李天明算是行家里手。

    nbsp上辈子也曾接触过不少高官,虽然时代不同,但想来应该相差不大。

    nbsp无非就是一句话:让领导看到领导想看的就行了。

    nbsp只不过现在王主任点名要参观的就是养殖场。

    nbsp“就剩下这么几头猪,让领导看啥?”

    nbsp李学国不放心,下午特意过来了一趟。

    nbsp看着空荡荡,只剩下不到两百头的猪圈,李学国急得直挠头。

    nbsp“都拉走了,有的都进了肚子,总不能再拉回来吧?就算是现生都来不及。”

    nbsp剩下的这两百多头,除了准备年底宰了分肉的,全都是种猪,和等待配种的母猪。

    nbsp“这不行,得想想办法,领导来了,看到这个……太寒酸了。”

    nbsp李学国围着猪圈转了好几圈。

    nbsp“要不从别的村里调一些猪过来?”

    nbsp李学庆摆摆手,道:“不行,那也没多少。”

    nbsp他一贯瞧不上那种弄虚作假的破事。

    nbsp大跃进那几年,有的村报亩产万斤,领导下来视察,就把所有的粮食堆在一处,给领导看。

    nbsp李学庆头铁,实际产量是多少,就报多少,因为这事还被点名批评了好几次。

    nbsp现在又要搞这种事,李学庆肯定不愿意。

    nbsp更何况,因为李家台子今年承包了县里任务猪的指标,其他村子今年养的猪,数量都不多。

    nbsp“那咋办?”

    nbsp想到明天王主任就要来了,李学国只觉得火烧眉毛。

    nbsp王主任可是打着参观学习的旗号来的,这么寒酸的养殖场,根本拿不出手。

    nbsp“学国叔,我觉得……也不一定非得在猪上面做文章。”

    nbsp“怎么讲?”

    nbsp李天明解释道:“您想啊,我们村为啥要办这个养殖场?”

    nbsp“我没工夫猜,照直了说。”

    nbsp一点儿都不配了,肯定不是个好捧哏的。

    nbsp“最终的目的,当然是带领大家伙过好日子,把李家台子建设得更好。”

    nbsp“然后呢?”

    nbsp“之前全村开过大会,已经定下了,赚的钱除了明年养殖场的扩大生产,还要拿出一大笔钱来修路,建公共厕所,还有就是重新建村里的小学校。”

    nbsp李学国听着,四下看了看。

    nbsp“这都是好事,既然定下了,为啥不干?”

    nbsp呃……

    nbsp李天明哭笑不得道:“猪出栏也没几天,又赶上要秋收了,整天忙着修垄沟,哪有时间干这个。”

    nbsp“你的意思是……”

    nbsp“干起来,让领导看看,就是因为村里有了集体养殖场,李家台子才迎来了大变化,不过……”

    nbsp“有话就说。”

    nbsp“材料还啥都没有呢!”

    nbsp李学国急道:“那还等什么,抓紧准备啊!”

    nbsp说着,就一路小跑着去了村支部,直接把电话打到了大柳镇的砖厂。

    nbsp接着又把电话打给了县物资局的丁满意。

    nbsp“砂石料,越快越好。”

    nbsp市革委三把手王主任要来李家台子观摩学习的消息,县里也早就接到通知了。

    nbsp李学国是这次接待领导的主要负责人。

    nbsp他的话现在就是圣旨,就算是县革委的胡主任也得听。

    nbsp很快,李家台子便热闹起来了。

    nbsp一车车的红砖,一车车的砂石料都运了进来。

    nbsp怎么干,李天明早就有了规划,按照他的指挥,各种原材料被卸在了指定地点。

    nbsp李学国确实神通广大,不然怎么能跳过县革委,直接和市革委的王主任搭上关系。

    nbsp天黑前,连做房梁的木料也被送到了村里。

    nbsp去年建养殖场的时候,房梁用的都是高粱杆儿扎成的耙子。

    nbsp现在要建小学校,还要给郄国良等人盖宿舍,那种高粱杆儿耙子就不能用了。

    nbsp“老郄、老杜、老孙,可得看好了,秋收结束后,就给你们盖新房。”

    nbsp李天明说完,并没等到预想当中的感谢,或者开心的笑脸,反而是……

    nbsp几个人就像是商量好了一眼,全都忧心忡忡的看着他。

    nbsp“怎么了?给你们盖新房,还是一砖到顶的新房,还不高兴了?”

    nbsp现在整个李家台子,除了李天明住的是砖瓦房,也就

第一百五十一章 好一个形式主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