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流她只想搞事业·资本篇[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七章:数字专辑的区块链战争
冬至,星耀娱乐会议室唐枫将平板电脑推给林悠,屏幕上是她新专辑《光的十二时辰》的销售数据:"23小时破千万销量,创行业纪录。"但林悠盯着区块链溯源系统,指尖在"上海静安区"的异常购买集群上停留——那里的IP地址波动频率,与三年前某流量明星的刷量团队完全一致。
"唐总,我需要真实的数据。"她调出自己开发的反刷量算法,绿色的正常流量曲线与系统显示的红色爆量形成刺眼对比,"如果用虚假数据来粉饰成绩,那这张专辑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唐枫的手指敲击着桌面,发出类似键盘刷单的节奏:"悠姐,现在哪个顶流不这么做?你知道这张专辑的宣发费是多少吗?"
深夜的录音棚,林悠戴着脑机接口设备调整母带。这是她斥资千万研发的"神经音频系统",能将脑电波转化为音轨波动,确保每一个音符都精准传达情感。当她闭着眼感受《子夜歌》的旋律时,忽然听见门外传来争吵声——是数据部员工在销毁真实销售报表。
凌晨五点,林悠将区块链存证的真实数据公布在粉丝社区。"感谢每一位真正为音乐买单的你,"她在公告里附上所有购买者的匿名清单,"这127万次下载,才是《光的十二时辰》真正的光芒。"虽然销量暴跌,但评论区的留言让她红了眼眶:"第一次觉得自己的喜欢有被尊重原来明星可以不用我们刷数据"。
第八章:全息音场的版权保卫战
元宵夜,林悠在国家大剧院表演全息音乐剧《敦煌·声梦》。当她的虚拟形象与千年壁画中的飞天共舞时,法国卢浮宫的同步直播画面突然被切断——某流媒体平台未经授权截取了全息信号,投放在自家的付费频道。
"他们用AI扒谱技术复制了我的声线,"林悠在法务部展示频谱对比图,"甚至连我独有的气声颤音都模拟了87%。"团队律师面露难色:"全息作品的版权认定在国际上都是空白,我们很难胜诉。"她却打开随身携带的加密硬盘,里面是用量子哈希值封存的创作过程:从实地采风的敦煌风沙声,到每帧全息画面的动作捕捉数据。
在区块链法庭上,林悠展示了自己开发的"音乐DNA系统"。每个音符都被赋予唯一的量子标识,就像DNA碱基对一样不可复制。当对方律师质疑技术可靠性时,她现场用盗版音频进行验证,系统立刻发出警报:"检测到非授权复制,相似度62.3%,建议启动法律程序。"
这场耗时三个月的官司最终胜诉,法院判决该平台赔偿1.2亿元,并首次确立了全息艺术的版权认定标准。林悠将赔偿金全部投入"音乐守护基金",用于资助独立音乐人开发版权保护技术,她在启动仪式上说:"真正的音乐不该困在资本的牢笼里,而该像敦煌的风,自由地吹过每个热爱它的人。"
第九章:虚拟偶像的实体反击战
立夏,虚拟偶像团体"星瞳计划"横空出世。他们的AI主唱"小瞳"有着完美的声线和永不疲倦的舞台表现力,短短一个月就抢占了各大音乐榜单。唐枫再次找到林悠,手里拿着虚拟偶像的合作提案:"只要你同意扫描身体数据,就能拥有永不衰老的虚拟分身,这是未来的趋势。"
林悠盯着提案里的"永久授权"条款,想起在练习室摔断的第三根肋骨——那是她为了完成一个高难度动作,硬生生练了三个月的结果。"我的舞台,是用真实的汗水和疼痛堆起来的,"她指着自己微微内扣的肩骨,"这些不完美的细节,才是我作为人的证明。"
当"小瞳"在虚拟演唱会上翻唱她的成名曲《裂缝里的光》时,林悠正在沙漠里拍摄环保纪录片。她对着
顶流她只想搞事业·资本篇[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