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储君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章 九成良缘[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力相助。如今选其女为太子妃,既是对苏家功绩的认可,也是对承乾未来的期许。希望此女能助承乾治理好后宫,为大唐的繁荣添砖加瓦。”他的目光深邃而坚定,仿佛看到了大唐更加辉煌的未来。

    长孙皇后微笑着应道:“二郎考虑周全,臣妾亦无异议。相信承乾也会满意这门亲事。”她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的花朵,温暖而美丽。

    于是,李承乾选妃之事就此定下。

    时光匆匆,转眼间到了九月,李世民宣李承乾到九成宫。此时的李承乾,在长安监国已有数月。他深知自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每日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

    为了确保朝堂事务在李承乾离京期间正常运转,李世民下旨命房玄龄、魏征暂时主持国事。这两位大臣皆是大唐的栋梁之才,有他们在,李世民也能放心地让李承乾前往九成宫。

    李承乾身为太子,出行自然前呼后拥。他带着亲信侍卫和谋士,一路快马加鞭,风尘仆仆。沿途的风景在他眼前飞速掠过,他的心中既有对即将见到父皇母后的期待,又有对自己肩负使命的思考。

    抵达九成宫时,已是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如金纱般洒在宫殿的琉璃瓦上,熠熠生辉,给这座宫殿增添了几分神秘而庄严的色彩。李承乾望着眼前的宫殿,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感慨。这座宫殿见证了大唐的辉煌,也见证了他的成长。

    走进宫殿,李承乾跪地行礼:“儿臣拜见父皇、母后。”他的声音沉稳而恭敬,透露出对父皇母后的敬重。

    李世民笑着让他起身:“高明快过来坐,朕与你有要事要谈。”李承乾依言坐下,目光中透着好奇。他不知道父皇母后找他所为何事,但他知道,一定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李世民清了清嗓子:“高明你在长安监国这数月,朝堂之上可有何事发生?”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希望听到李承乾的汇报。

    李承乾恭敬地回道:“阿耶,儿臣监国期间,朝堂诸事还算平稳。南方洪涝之患,儿臣已命官员妥善安置灾民,开仓赈粮,并组织人力修复堤坝,如今灾情已得到控制。”他的话语中充满了自信,让人感受到他的能力和担当。

    李世民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嗯,做得不错。那朝中大臣可有争执?”他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显然对李承乾的监国表现非常关注。

    李承乾思索片刻:“回阿耶几位大臣在税收政策上意见不一。儿臣与他们多次商讨,权衡利弊,最终达成了共识,制定了新的税收方案。”他的回答条理清晰,让人感受到他的智慧和决断。

    李世民目光如炬,注视着李承乾:“吾儿处理得当,颇有主见。但切记,为君者要广纳谏言,不可独断专行。”他的话语中既有对李承乾的肯定,又有对他的告诫。

    李承乾颔首:“儿臣谨记阿耶教诲。”他的态度诚恳,让人感受到他的虚心和上进。

    长孙皇后插话道:“高明此次叫你来,还有一事。你已行成年礼,该成家了。我与你阿耶为你选定了秘书丞苏亶之女为妃。”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希望李承乾能接受这门亲事。

    李承乾微微一愣,随即说道:“一切但凭阿耶阿娘做主。”他的回答简洁明了,既表达了对父皇母后的尊重,又显示出他的成熟和稳重。

    李世民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苏家之女,品行俱佳,定能与你携手相伴。待回长安,你要派使者前往苏家,需筹备周全,彰显我皇家威严。”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李承乾的关心和期望。

    长孙皇后接着说道:“高明这项事宜的各项细节,你要亲自过问,不可有丝毫差错。”她的眼神中满是认真,这是一件无比重要的事情。

    李承乾点头应道:“儿臣明白,定当用心筹备。”他的心中也明白,这不仅仅是一场定亲,更是关乎皇家威严和自己未来的大事。

    一家三口又聊了许久,从家国大事到生活琐事,温馨的氛围弥漫在宫殿之中。

    夜渐深,李承乾告退离开。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站在窗前,望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月光如水,洒在他们身上,仿佛为他们披上了一层银纱。

第15章 九成良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