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8章 世祖驾崩昭业乐 新皇纵乐忘祖嘱[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他继续守在皇帝身边,一边安慰皇帝,一边想着怎么应对北边的敌人。

    太孙昭业呢,隔一天就来探望一次。

    皇帝担心宫里宫外的人会因为他的病情而心慌意乱,所以硬撑着病体,吩咐乐部来演奏,想让大家看看,他还挺从容的。

    可实际上,皇帝的病越来越重。

    突然有一天,人就晕过去了,宫里上下顿时乱成一团,大家慌忙换上丧服。

    这时候,有个叫王融的年轻人,他性子野,胆子也大,竟然想推举子良当皇帝,自己好立个大功。

    他私下里写了份假诏书,打算发出去。

    刚好太孙昭业听到消息,急急忙忙赶过来。

    王融穿着一身鲜红的戎装,站在中书省的门口,拦住东宫的卫兵,不让他们进去。

    太孙昭业为难了,进也不是,退也不是。

    就在这时,一个内侍跑出来,大喊:“皇上醒过来了!快宣太孙进去伺候!”

    王融一听,这才不敢再拦着,只好让太孙进去。

    再说子良,他心里可没那些歪念头。

    皇帝跟他聊起后事,子良就说:“皇上啊,我觉得西昌侯萧鸾挺能干的,要是让我和他一起分管国家大事,您看怎么样?”

    皇帝听了,点点头,觉得子良这想法挺靠谱的。

    就这样,子良和皇帝商定了后事,心里也踏实多了。

    而王融那边,他的小算盘算是落空了,只能灰溜溜地在一旁看着。

    当有诏书发表时,皇帝的声音仿佛穿越纸背,传达到每个人的心里:“人啊,总有一死,就算是圣贤也躲不过。

    我现在都六十岁了,也没啥好遗憾的了。”

    诏书接着写:“不过这皇家的基业,打起来可真不容易,国家大事多得像乱麻,我实在放心不下啊。”

    说到这,皇帝话锋一转:“太孙这孩子,品德越来越好,国家的未来就靠他了。

    子良啊,你得好好帮他,一起商量怎么治理国家。

    宫里宫外的事,大的小的,都可以和鸾一起拿主意。”

    皇帝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特别嘱咐道:“尚书省啊,那是国家的根基,里面的事就交给王晏、徐孝嗣你们了,可得给我看好喽。

    保卫边疆、打退外敌的事,就靠王敬则、陈显达、王广之、王玄邈、沈文季、张瓌、薛渊这些将军了。”

    皇帝停了停,好像在看四周的大臣们,声音更坚定了:“各位大臣、官员,你们都得各司其职,尽心尽力干活。

    要好好侍奉太孙,别偷懒,别懈怠!”

    这时,一个大臣好像有点疑惑,小声问:“皇帝您还有啥要交代的吗?”

    皇帝笑了笑,在诏书上最后写下:“我该说的都说了,大家就记住一点,守好自己的职责,辅佐好太孙,别让我操心。

    别的,还有啥好说的呢?

    别懈怠,就这样吧!”

    又有一道诏书传了下来,说丧事和祭祀都得从简,千万别搞得太浮夸。

    那些不必要的花费,全都得停了。

    以后啊,不管远近,推荐案子还是审案子,都得朴素点,别跨界去求这个求那个,更别炫耀奢侈。

    金子、粮食、绸缎这些,已经让老百姓负担很重了;

    珠子、玉石这些玩意儿,更是让工匠们受罪。

    这些都得严令禁止,谁也不能违反。

    可要是后代不听怎么办?唉!

    这天晚上,齐主驾崩了,享年五十四岁,在位十一年。

    中书郎王融心里还盘算着要扶立子良呢,他赶紧把子良的兵马分派出去,把守皇宫的各个要害地方。

    这时候,萧鸾急匆匆地赶到云龙门,却被守卫的甲士给拦住了。

    萧鸾一着急,就大声吼道:“有皇上的诏令召我进宫,你们怎么这么无礼?”

    甲士们被他这一吼,吓得赶紧站到两边去了。

    萧鸾趁机冲了进去,一直跑到延昌殿。

    他一看,太孙还没继位呢,各位王爷都在那儿交头接耳,叽叽喳喳的,也不知道在说啥。

    这时候啊,长沙王晃已经病死了。

    高祖的儿子里面,武陵王鞍算是年纪最大的了,他也在殿里呢。

    萧鸾脚步匆匆,走近前来,急切地问道:“嗣君现在在哪儿呢?”

    接着,他提高了嗓门,大声说:“要是按年纪来选,那最大的应该是我;

    但要是按嫡子来选,那就非太孙莫属了。”

    鸾一听这话,立马接口道:“既然太孙都立了,那就赶紧让他登上皇位呗。”

    说着,鞍就领着鸾往皇帝休息的那地儿走。

    这时候,太孙正好在看着皇帝入殓呢。

    鞍赶紧把他拉到一旁,让他出了那个殿,然后扶他坐上了皇位。

    太孙一坐上皇位,就开始指挥那些王公大臣,安排仪仗警卫。

    没一会儿,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的。

    殿里的人,没有一个不听从的,全都跪下来拜见,高呼万岁。

    这时候,子良就出去住到了中书省。

    没过多久,虎贲中郎将潘敞奉了新皇帝的面谕,带着二百来号禁军,驻扎在太极殿的西阶那儿,防备着子良有啥动作。

第98章 世祖驾崩昭业乐 新皇纵乐忘祖嘱[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