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章 秦危求援魏犹豫 崔浩献计道可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话说回来,这姚懿是秦主姚泓的同母弟弟,姚恢则是姚泓的叔父。

    他们本应是休戚与共的至亲,但在国家危难之际,却倒戈相向,发动内乱。

    试想姚氏到了这个地步,兄弟拆台、自相残杀,全然不顾外侮,又怎么能保全国家呢?

    虽然姚恢和姚懿等人已经伏法,但秦国的兵力已经损失了大半,国力大衰。

    而晋国的太尉刘裕,则像一头蓄势待发的猛虎,率领着水军,从彭城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他留下三子彭城公刘义隆镇守彭城,并掌管徐、兖、青、冀四州的军事事务,自己则亲自督率大军,向西进发,誓要一举灭秦。

    王镇恶,这位勇猛的将领,带兵攻入了渑池,然后马不停蹄地向潼关进发。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与此同时,檀道济和沈林子也从陕北渡过黄河,向蒲阪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蒲阪,这座坚固的城池,成为了他们前进路上的拦路虎。

    秦国的东平公姚绍,后来被升为鲁公,还担任了太宰的职位。

    他深知潼关和蒲阪的重要性,一旦失守,秦国将岌岌可危。

    于是,他率领武卫将军姚鸾等人,带着五万步兵和骑兵,匆匆赶往潼关支援。

    另外,他还派遣了副将姚驴去救援蒲阪,希望能守住这两道防线。

    檀道济和沈林子攻打蒲阪,但蒲阪城池坚固,守军众多,他们一时难以攻下。

    沈林子焦急地对檀道济说:“蒲阪城池坚固,守军又多,我们这样打下去,不知何时才能攻下。

    不如先去和镇恶会合,合力攻打潼关。

    如果潼关攻下来了,蒲阪自然就不战而胜了。”

    檀道济听了沈林子的建议,觉得很有道理。

    于是,他带兵前往潼关,与王镇恶会师。

    两支军队合在一起,气势如虹,向潼关发起了猛烈的攻击。

    姚绍见晋军来势汹汹,不敢大意。

    他打开潼关城门,率领秦军迎战。

    然而,檀道济和沈林子等人奋勇杀敌,如入无人之境。

    秦军抵挡不住,大败而逃,死伤无数。

    姚绍见状,只好退守到定城,凭借险要的地势坚守不出。

    然而,姚绍并没有就此罢休。

    他命令姚鸾带兵驻扎在大路上,企图截断晋军的粮道。

    姚鸾领命而去,他带着数千士兵,在大路上扎下了营寨,严阵以待。

    沈林子得知姚鸾的行动后,决定给他一个措手不及。

    他挑选了精锐士兵,趁着夜色悄悄地向姚鸾的营地进发。

    夜色中,晋军士兵如同幽灵一般,悄无声息地接近了姚鸾的营地。

    当姚鸾发现晋军时,已经为时已晚。

    沈林子率领精锐士兵如猛虎下山一般,冲进了姚鸾的营地。

    姚鸾措手不及,被晋军杀得节节败退。

    他拼命抵抗,但无奈晋军士气高昂,战斗力极强。

    最终,姚鸾被晋军杀死,他的数千士兵也全军覆没。

    战场上,鲜血染红了土地,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

    晋军士兵们欢呼雀跃,他们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

    此刻,姚绍又派遣东平公姚赞,带着一支精兵,悄悄地在黄河边布下了阵势,企图切断晋军的水路,给晋军来个釜底抽薪。

    然而,沈林子仿佛有未卜先知之能,早早地就察觉到了秦军的动向。

    他率领着一支骁勇善战的骑兵,如同狂风骤雨般冲向姚赞的阵地。

    战场上,尘土飞扬,喊杀声震天。

    沈林子身先士卒,一马当先,手中的长剑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每一次挥动都带走一名秦军士兵的生命。

    姚赞见状,心中大惊。

    他原本以为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没想到却被晋军识破,而且对方的攻势如此猛烈,让他措手不及。

    秦军士兵在晋军的冲锋下,纷纷溃败,姚赞也只好狼狈地逃回定城,心中充满了不甘和沮丧。

    而沈林子则乘胜追击,一路追杀,让秦军损失惨重。

    秦军接连失败,秦主姚泓在宫中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他深知,如果再不寻求外援,秦国恐怕就要灭亡了。

    于是,他连忙派人去向魏国求援,希望魏国能看在两国联姻的份上,伸出援手。

    使者快马加鞭,很快就来到了北魏的国都。

    此时,北魏国主拓跋嗣正坐在御书房中,眉头紧锁,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重大决策。

    他听到秦国的求援消息,心中不禁泛起了一丝涟漪。

    恰好此时,刘裕的军队也逆流而上,来到了北魏的边境,请求借道北魏,以便继续攻打秦国。

    这让北魏国主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既不想得罪秦国,又不想与强大的刘裕为敌。

第22章 秦危求援魏犹豫 崔浩献计道可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