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四章 终于换手枪[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1939年7月1日,豫章,东北兵工厂

    nbsp“跃帅,这个是您指示仿制的勃朗宁M1923手枪,配备了外露式击锤、手动保险和弹匣保险,简化了拆卸过程,并采用了16发双排弹匣供弹,火力得到了显着提升,和原版的不一样,我们用的是7.63毫米毛瑟手枪弹,同时兼容7.62毫米拖卡列夫手枪弹。”杜贵又拿起一支精致的手枪放在王跃的面前展示。

    nbsp之前,王跃一直坚持使用毛瑟M1879手枪作为军用手枪原因也是简单,那就是原材料,他手里没有足够的特种钢加工枪管,也没有足够的锻机锻造枪坯,只能制造对原材料要求不高的毛瑟M1879手枪,黑火药子弹也更好获取,毕竟硝化棉要紧着步枪子弹和炮弹使用。

    nbsp现在好了,有从巴尔干搞回来的钢铁设备,加上捷克技术人员的加成终于可以生产出合格的枪坯了,千万不要小看了这玩意儿,即便是三十年代的主流技术几十年后有些国家也都没能掌握。

    nbsp“机构好顺畅啊,这个不光是枪管的钢材升级了?”王跃拉动了一下手枪套筒,很意外,比他用过的原版勃朗宁M1923手枪都要好。

    nbsp“这个是斯柯达的一点小窍门,冶炼的时候添加了微量铜矿石,也不算是特种钢,不过不能和枪管的坯料混用,那样会增加挂铜的可能。”杜贵笑着解释,造枪的钢材是不能添加铜矿石的,可人家偏偏就添了,而且还成功了。

    nbsp“确实是不错,这个抵肩的枪盒子太重了,少量生产一些就行,也别用木头了,用电木就行,那个轻,强度应该也够用,主要还是用牛皮枪套。”王跃看到那个勃朗宁特色的木头盒子也是不禁蹙眉,这玩意儿一般不做主武器使用,这个非常实用的木头盒子就有些多余了。

    nbsp“那咱们手里的保护伞版毛瑟M1879手枪是不是就可以停产了?”杜贵点了点头,木头盒子确实不错,可加工加工起来也挺费劲的,用电木自然是会快很多。

    nbsp“停了吧,咱们库存还有多少毛瑟M1879手枪?”王跃点了点头,想想毛瑟M1879手枪射击时的那股白烟,最终下定了决心,自己手里不缺武器,自然是没必要继续搞这玩意儿。

    nbsp“六万三千两百支,来到豫章以后一直都是用保护伞公司提供的散件生产,现在正好用完了。”

    nbsp“这个手枪就定型为‘民二十八式7.63毫米战斗手枪,现在一天能造多少?”王跃觉得自己必须要让这玩意成为经典,什么托卡列夫,没有咱们的五四式,谁能记得托卡列夫啊?自己只要造的足够多,到时候再来一波技术扩散,谁还仿制托卡列夫那玩意儿啊?

    nbsp“目前只是小规模生产,原材料只够每天生产一千支,只要解决了钢材供应问题,随时可以扩大生产。”杜贵解释道。

    nbsp“够用了,咱们现在有足够的苏式武器可供过度,那批毛瑟M1879手枪你想办法投放到市场上就好,咱们又没有禁枪。”王跃点了点头。

第二百九十四章 终于换手枪[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