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丹青难写是精神——文人雅集的书画应酬经济学[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则:效法赵孟頫题画必留破绽,待求者奉上润笔再补全。题跋要如钓鱼,饵香线长,愿者上钩。
三、赝品政治学:假画里的真交情
唐伯虎晚年专画“应酬画”,勾个轮廓让弟子代笔,最后添款盖章。某尚书得《庐山高图》,逢人便夸“六如真迹”,实则连皴法都是周臣代劳。这“名家流水线”揭开面子工程的暗面:假画未必假交情,真金需要假墨衬。
文彭刻印明码标价:“牙章每字银二钱,石章倍之。”却默许弟子仿其刀法,只要分成三成。正如《金瓶梅》里西门庆书房挂的“唐伯虎真迹”,实为韩秀才临摹,双方心照不宣——挂的是画,显的是身份。某盐商宴客,故意让客人“识破”墙上的董其昌赝品,再叹“虽非真迹,然笔意通神”,既显风雅又避炫富之嫌。
生存法则:学项元汴鉴画,对赝品笑称“此乃摹本中神品”,给足面子又免当冤大头。若有人送你假画,不妨回赠仿古瓷,大家扯平。
四、笔墨破局术:从应酬到真趣
徐渭在《墨葡萄图》上题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这滴墨成血的呐喊,戳破书画应酬的虚妄——当笔墨沦为交易筹码,精神便成了画上的落款印章。
《红楼梦》中惜春受命画大观园,拖了两年未成,实是不愿将心中净土变作人情筹码。面子工程的真谛,终要回到石涛那句“笔墨当随时代”:某寒士拒为知府作寿图,却赠其《乞丐行乐图》,题曰“满堂金玉不如一身自在”。知府悬之中堂,反得清名。正如八大山人画鱼翻白眼,不应酬、不妥协,却成最贵的面子。
终极心法:丹青本是心头血,莫作人情纸半张。学那倪瓒洗桐,宁饿三日不卖一石;效法徐渭泼墨,疯癫处自有真精神。待百年后,应酬画早成灰烬,唯真心落笔的,仍在时光里生香。
第13章 丹青难写是精神——文人雅集的书画应酬经济学[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