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奏销案深——江南士绅折腰录[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奏销案暗藏三重政治杀机:其一,清廷借"欠赋"打击江南反清势力;其二,瓦解士绅经济基础以巩固统治;其三,用法律手段实施文化阉割。正如顾炎武所言:"有亡国,有亡天下。"
江南士绅三误:
1.
恃才傲物:复社文人议政传统招忌
2.
树大招风:田产集中成清算靶标
3.
授人以柄:抗清旧账未及时销毁
观此当悟:
财权当分"狡兔窟":如徽商分散经营避风险
文脉需设"夹壁藏":似天一阁秘守典籍
功名要备"替身符":学李渔建戏班掩才名
破局要诀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云:"工商皆本。"破局当效江南工商世家:
1.
化土为商:如洞庭商帮转型钱庄票号
2.
以艺掩政:似"四王"画派寄情山水
3.
借古讽今:学孔尚任《桃花扇》写兴亡
最堪玩味者,当属钱谦益晚年着《列朝诗集》,将明清文人混编。这位"两截人"在《后秋兴》中写:"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既自嘲屈节,又暗藏复明之志。这正应了吴梅村临终词:"为当年沉吟不断,草间偷活。"
寒山寺的枫桥夜泊处,至今留有暗刻的完粮银数。乾隆年间,沈德潜编《国朝诗别裁》,见某页夹着顺治十八年的催科单,上有血书批注:"一字一泪,一税一命。"这位尚书惊恐焚稿,却不知其弟子已将抄本藏入玄妙观三清殿梁柱。
正如郑板桥题画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那些被奏销案折断脊梁的江南文脉,终在乾嘉学派中重生。而虎丘千人石上的血迹,也随着《儒林外史》的墨香,化作士子心中永不磨灭的朱砂痣。
第12章 奏销案深——江南士绅折腰录[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