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堪破三千世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章 甘露滴血——唐文宗除宦败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临危对卢植,始悔用庞萌"的墨迹已化开。忽闻山脚马蹄如潮,一队神策军押着数百囚犯逶迤而过。诗人蘸着雨水在断墙上续写:"谁瞑衔冤目,宁吞欲绝声..."

    生存法则解

    甘露之变暗藏三重制衡玄机:其一,文宗欲借南衙北司之争重掌皇权;其二,李训郑注利用藩镇与禁军矛盾火中取栗;其三,宦官集团借势反扑彻底掌控朝堂。正如杜牧《阿房宫赋》所言:"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文宗集团三误:

    1.

    制衡失序:欲除宦官却依赖另一派阉党

    2.

    节奏失控:甘露计未待凤翔兵至仓促发动

    3.

    退路失备:未在禁军系统安插关键棋子

    观此当悟:

    制衡当备"连环锁":如周勃平诸吕需联袂齐王

    除弊宜用"缓释散":似汉武推恩令分化诸侯

    绝杀须铸"双刃剑":学康熙擒鳌拜先掌布库房

    破局要诀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痛陈:"文宗暗弱,制御无术。"破平衡困局当效法宣宗"术御宦官":

    1.

    借力打力术:如唐代宗用鱼朝恩除程元振

    2.

    信息迷雾阵:似嘉靖帝同时扶植严嵩徐阶

    3.

    草蛇灰线计:学雍正密建储君制衡八王

    最耐寻味者,当属仇士良退休前传授权术:"天子不可令闲,常宜以奢靡娱其耳目。"这正暴露平衡术本质——让各方势力在永不停歇的游戏中精疲力尽。正如李德裕在《丹扆六箴》中谏言:"屏风所以蔽恶,箴规所以补过。"真正的制衡之道,不在杀伐而在教化。

    骊山华清池畔,当年郑注炼药的丹炉早已生苔。会昌年间,李德裕焚毁炼丹残方时,灰烬中飘出半张"诛宦密策"。这位铁血宰相望着温泉氤氲,忽然明白文宗败在何处——欲除百年沉疴,岂能依赖江湖方术?真正的甘露,当是《帝范》中"去谗佞,用忠良"六字真言。

    正如白居易《长恨歌》暗喻:"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甘露之变虽败,却为后来武宗会昌中兴埋下伏笔。那些滴在《大唐六典》上的鲜血,终化作《新唐书》中的凛然正气,警示后人:权力平衡术的最高境界,乃是《尚书》所言"协和万邦"。

第7章 甘露滴血——唐文宗除宦败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