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堪破三千世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章 乌合之众图——田氏代齐的民心操弄[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正要命的,是那些曾经受惠的百姓,此刻正扛着田氏分发的铜戈冲向宫门。

    四、祠堂中的更迭

    姜氏宗祠被推倒那日,田常亲手点燃了第一捆茅草。火焰吞没"太公望"牌位时,有个老祭司突然冲破人群,抱着燃烧的梁柱嘶吼:"你们吃的每一粒米,都是先祖魂魄!"田常的侍卫刚要拔剑,却见田氏豢养的饥民一拥而上,竟用牙齿生生咬断了老祭司的喉咙。

    《左传》记载的"礼崩乐坏",在此刻显出最血腥的注脚。当田氏将宗祠地基改造成粮仓,那些曾跪领粟米的百姓,正把姜氏先祖的骨灰坛当米缸用。他们不知道,新粮仓的陶砖里掺着祠堂的瓦砾,更不明白为何仓里的粟米总带着股淡淡的焦味——就像被焚毁的仁义,在灰烬里发霉。

    五、镜鉴后的真相

    三十年后,有个游学士子路过田氏旧宅。他在废墟里挖出半片残破的青铜斗,斗底铭文已被铜锈蚀得模糊不清。老佃户杵着锄头冷笑:"什么仁政?那年大旱,田氏后人逼租,我娘就是被这种斗活活气死的。"士子细看残斗,突然浑身战栗——斗壁内侧竟有夹层,当年称粮时暗格一抽,小斗顷刻变大斗。

    这发现让人想起《吕氏春秋》的警示:"疑似之迹,不可不察。"田氏代齐的真相,从来不是史书上的"民心所向",而是精密设计的利益陷阱。就像渔夫用萤火虫诱捕群鱼,当百姓追逐那点微光时,早已身在网中而不自知。

    古镜今鉴

    敦煌遗书《茶酒论》残卷里,酒嘲笑茶:"解渴不如清水,宴客不如琼浆。"田氏之术正如劣酒,用辛辣刺激掩盖本质的浑浊,唯有时间能让醉客尝出真正的苦味。

    智者箴言

    《盐铁论》有云:"愚者笑之,智者哀焉。"群体狂欢时溅起的泡沫,往往掩盖着暗流中的礁石。清醒者当如老舟子,能从水花的震颤听出潜藏的漩涡。

    破局要诀

    1.

    建立"利诱检测仪":遇利好先问"何人最终买单?何时需要偿还?"

    2.

    修炼"延时满足心法":对即时利益设置三月观察期,检验其是否如窖藏酒愈久愈醇

    3.

    培育"历史复眼":将当前情境与史书案例对照,特别是关注利益链末端的变化

第5章 乌合之众图——田氏代齐的民心操弄[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