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公社[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p;nbsp包山还想再说些什么,但是却看到肖北笑了,“老支书,您在村里说话很有分量吧?”
nbsp苗永贵愣了愣,烟斗在指间转了两圈:“肖县长如果说的是威望的话......”
nbsp苗永贵笑了笑,也不避讳,“我想应该是有威望的吧,我们的村主任是实实在在的年年选举的,只要是年满十八岁的男丁,都能投一票。我从来没拉过票也没许诺过什么好处,但是年年选出来的都是我。”
nbsp一行人路过村中央的老槐树时,墙边屋檐下一张泛黄的大字报吸引了肖北的注意。
nbsp大字报上用毛笔书写的字样已经褪色,新旧墨色交替在一起,看得出来年年都会重新用毛笔描一遍。
nbsp“苗庄村党支部党员干部公示榜”
nbsp“赵根生,1983年入党”
nbsp“孙桂兰,1985年当选妇女队长”……
nbsp最上方的一道墨迹最清晰,写着“苗永贵,1978年任支书”。
nbsp继续往前走,路旁竟然是一个绿油油的菜田。
nbsp十几块菜畦被打理得方方正正,每垄菜之间都用碎砖块砌出整齐的分界线。番茄藤上挂着青绿色的果实,豆角架上缠着用玉米叶搓成的绳子。
nbsp要知道在农村,尤其是江北省这种平原,农民种地以粮食作物为主,家家户户种的都是小麦和玉米,几乎没有农民会种菜。
nbsp这当然与历史原因有关,但更多的是地理原因和现实原因。
nbsp蔬菜种植麻烦,产量又低,蔬菜需水量又大,而江北省农村水利设施薄弱,这些也是无人种菜的主要原因。
nbsp苗永贵弯腰摘下片生菜叶,上面还沾着清晨的露水:“这菜园是党员责任田,收成归村集体。也不卖,基本上大锅饭都用了。”
nbsp“粮食呢?”肖北问,“村里地这么多,咱们村的地是怎么分,怎么种的呢?”
nbsp“按人头分。”苗永贵跟在肖北身后,走在苗庄村的土路上,“还住在村里的男丁,只要年满十八岁的就平均分,不住在村里的,户口在这也不行。集体就留五亩机动地种公粮。”
nbsp“这倒是个好法子,挺公平的。”肖北由衷夸赞,“种出的粮食归自己吗?”
nbsp“归也不归。收成的时候,村委会集中收粮,集中售卖。卖出去以后,扣除一部分村委会的运行资金,剩下的按交粮的比例分钱。”
nbsp肖北看着路旁大片的麦地和田间劳作的农民,思索一下后问:“种地辛苦,但收入微薄,随便去哪打工都比种地收入高,很多村子都存在地荒的情况,大量耕地无人耕种,为什么我们村里还有这么多人种地,您怎么解决的这个问题?”
nbsp苗永贵笑而不语,望向菜田对面的一个小广场。
nbsp广场门口的招牌上写着“苗庄村夜校”。
nbsp广场里面的墙上是同样的红色标语,“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nbsp“学理论,批资产阶级法权,促春耕生产!”
nbsp正中间,是一幅巨大的教员画像。
nbsp石质的四方桌上,一本红色的教员语录被风吹的呼啦作响。
喜欢。
第119章 公社[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