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反骨皇孙,老朱天天破防!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3章 蒸汽启新元,工业化先声[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为支持这一宏大计划,朱雄英设立了海外事务部,专门管理殖民地事务和对外关系。他亲自任命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学士担任海外事务部尚书,负责统筹殖民地的行政、经济和军事事务。

    与此同时,朱雄英也清醒地意识到与欧洲列强的潜在冲突。他密令军事科学院加速研发远洋防御武器,包括更先进的火炮、火箭和水雷。"我们在新世界的利益必须得到保障。"他对军事科学院院长朱棣说,"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确保我们的军事优势。"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朱雄英独自站在皇宫的天文台上,仰望星空。那片浩瀚的宇宙中,有多少未知的领域等待人类去探索?而今,大明帝国正站在一个新时代的开端,一个地理大发现将改变整个世界格局的时代。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朱雄英喃喃自语,"大明若能包容并蓄,兼收并采,必能在这场变革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真正的世界霸主!"

    明仁宗十三年夏,京城外的通惠河畔聚集了数千人,朝中大臣、匠造学堂师生、京城百姓争相目睹一场历史性的时刻。河面上停泊着一艘外形奇特的船只——它没有巨大的风帆,却有两个高耸的烟囱,不时冒出白色蒸汽。这就是大明帝国首艘蒸汽动力船"腾云号"。

    朱雄英立于岸边高台,神情专注地望着这艘凝聚了无数心血的船只。机械坊的总工张元济向他详细汇报着第二代蒸汽机的改进:

    "陛下,这第二代蒸汽机采用了全新的高压设计,动力输出比第一代提高近一倍。我们还改进了连杆和活塞系统,大大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朱雄英点头赞许:"这些技术突破皆源自匠人们的智慧与坚持,实属不易。"

    随着一声长哨,"腾云号"的烟囱冒出浓浓白烟,船轮开始缓缓转动,激起层层水花。船只逐渐加速,竟然逆流而上,航行速度远超传统风帆船。岸边爆发出一阵欢呼声,就连一向沉稳的大臣们也掩不住兴奋之情。

    "神乎其技!这简直是奇迹!"礼部尚书不禁感叹道。

    "腾云号"在河上来回穿梭,展示着令人惊叹的机动性和速度。最令人震撼的是,它可以不受风向限制,随时改变航向,灵活自如。试航圆满成功后,朱雄英亲自登上了"腾云号",详细考察了蒸汽机的运作原理。

    "这项技术将彻底改变我大明的交通运输。"朱雄英对随行的王守仁说,"想象一下,当我们的河流和运河上都航行着这样的船只,货物和人员可以更快速地流动,全国将真正连为一体。"

    回到宫中,朱雄英立即下令在全国主要河流和大运河部署蒸汽船队。短短一年内,江南造船厂日夜不停,建造出数十艘蒸汽船,投入商业运营。水运效率因此提高了三倍以上,大大促进了全国各地的经济

第153章 蒸汽启新元,工业化先声[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