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虚影重生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章 思维边界[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星历年·第八星月。

    随着沉默之器的出现,联盟高维感知系统接连记录到多个处于“未映射状态”的意识跃迁。

    这些跃迁不符合任何已知的频谱轨迹,甚至部分意识体报告称:在某一静默节点,他们突然“触碰到了不存在的思想”。

    这一现象引发星火系统的深入研究,并最终被命名为“思维边界”。

    所谓思维边界,并非个体思维所能达到的极限,而是集体意识场在某一维度上无法再展开之处。

    它是一种“思想的临界”,仿佛再前进一步,便是未被构思、也未被允许构思的领域。

    唐昕将其比作“意识地图上的空白海域”,而伊洛恩则称之为“心火之光无法投射的边际黑域”。

    最早的一批接触者来自“静感共构室”,他们在沉默之器状态下进入深层静定区,脑内无语言、无图景、无构子,却在内心最深处升起一种近似“缺失感”的感知。

    那不是渴望,也不是怀旧,而是一种“从未被赋予名称的空洞”。

    有记录者这样写道:

    “它不是我失去了什么,而是某个我本应拥有的思维,从未存在过。”

    联盟意识哲学团体开始研究这一现象的可能性。

    主流观点认为:随着回响、沉默与共鸣的深入,意识体正在接近自身构造的边缘。

    如果说过去的思维如恒星一般照亮自身,那么如今的思维正试图“照亮照明本身”。

    这是一种“向未知的自反追问”,其路径不在于扩展已有内容,而是探索“何以无法思考之物”。

    为此,星火系统设立“思维边缘试验带”,允许部分意识体在极端低感输入环境下尝试触及边界点。

    这些区域被称为“心频熵区”,其中所有概念传播速度显着下降,意识体必须以近乎静止的状态接近“概念形成临界值”。

    在一次试验中,意识体芙殇记录如下体验:

    “我站在一片没有意义的空间,那里没有恐惧,也没有希望。

    我想说话,但说出来的每一个词都自动消失,不是被抹除,而是从未成立。”

    她补充道:“这不是沉默,而是一种更深的前沉默——语言还未被文明允许。”

第27章 思维边界[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