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0章 量化私募跑路,监管重拳出击整顿多层嵌套乱象[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在金融市场的私募基金的“踩雷”事件总是牵动着无数投资者的心。近日,华软新动力因“爆雷事件”而遭受重创,其业务陷入困境,后续影响仍在持续发酵。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私募基金行业存在的风险,也引发了监管层对多层嵌套等复杂结构产品的高度关注。
华软新动力在2023年前十月共成立了77只产品。然而,“爆雷”事件发生后,该公司的新产品成立几乎陷入停滞,截至今年3月27日,已经近一年半没有新产品问世。这一数据无疑揭示了“爆雷”事件对华软新动力业务的沉重打击。
更为糟糕的是,华软新动力近来还新增了14条来自北京金融法院的被执行人记录,合计执行金额为639.22万元。这些记录如同悬在华软新动力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其本就艰难的经营状况雪上加霜。而在资金追讨方面,该公司至今没有取得任何进展。尽管华软新动力曾表示将持续向投资人进行信息披露,并采取法律手段维护投资人权益,但实际情况却并不容乐观。
华软新动力的遭遇并非个例。郑煤机、英洛华、横店东磁等上市公司也纷纷“踩雷”,在产品到期后因兑付无新进展而只能自担损失。这些公司的损失金额巨大,如郑煤机对未回收的2.72亿元全额计提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英洛华已确认投资损失1.16亿元,横店东磁亦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失2.86亿元。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投资者的心血和汗水化为泡影。
在追讨资金的过程中,这些“踩雷”的机构也面临着不小的难度。深圳汇盛、杭州瑜瑶、磐京投资等三家机构早已处于下落不明的状态,这无疑给资金追讨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中基协网站信息显示,杭州瑜瑶处于异常经营、信息报送异常的状态,深圳汇盛和磐京投资则因异常经营等原因被协会注销。这些机构的“失踪”,无疑让投资者追讨资金的希望更加渺茫。
面对私募基金行业的乱象,监管层重拳出击,加强对多层嵌套等复杂结构产品的审查。多层嵌套是指私募基金投向下一层或多层基金,再由下层基金投向底层资产。这种复杂的投资结构不仅增加了风险,也给监管带来了难度。近年来,如何厘定嵌套型私募基金管理人的信义义务边界,如何确定相关主体责任等问题引发了多方关注。
第1440章 量化私募跑路,监管重拳出击整顿多层嵌套乱象[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