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跨国药企继续扫货中国创新药,本土药企如何卖出好价格?[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行各业都在寻求跨国合作的机会,以获取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先进的技术。在医药领域,这一趋势尤为明显。近年来,中国的生物科技公司与国外药企之间的跨境业务发展(BD)交易日益频繁,这不仅为中国的创新药提供了“借船出海”的机会,也使得国际药企能够利用中国的研发优势,加速自身的管线布局和技术更新。
最近,和铂医药宣布其子公司诺纳生物与全球知名药企阿斯利康达成了一项重大合作协议,将一款临床前阶段的肿瘤靶向治疗单抗新药授权给后者。这笔交易的总金额最高可达6.04亿美元,显示出国际市场对中国创新药的高度认可和期待。
这一事件不仅反映了中国生物科技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也凸显了国际合作在中国药企发展中的重要性。过去几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国内生物科技公司通过与跨国药企的合作,实现了产品的国际化步伐。这些合作案例不仅包括了热门的药物品种如ADC(抗体偶联药物)和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还开始涉及到越来越多处于早期研发阶段的产品。
这种趋势的背后,是国际药企对中国创新药市场的重视和需求。由于成熟产品专利到期、管线调整等原因,许多外企纷纷来中国“扫货”,寻找具有潜力的创新药项目。这不仅为中国药企提供了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也加速了中国药企的国际化进程。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本土药企在BD交易中的议价能力成为一个重要议题。首先,产品本身的差异化和创新性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具备独特优势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才能在国际市场上获得更高的认可度和议价空间。此外,如果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已经有产品与跨国药企合作或有产品直接在海外上市,这也将成为其在后续BD交易中的重要加分项。
第614章 跨国药企继续扫货中国创新药,本土药企如何卖出好价格?[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