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竹筠戏楼[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p; 章节列表
→
下一页加入书签
经过这场风波,竹筠戏楼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苏然经过这次生死考验,彻底放下了寻宝的执念,决定留在小镇,与阿瑶一起跟着李班主学习戏曲。阿瑶也渐渐原谅了苏然,三人共同守护着竹筠戏楼,传承着戏曲文化,而竹筠戏楼那段惊心动魄的过往,也成为了他们心中一段难忘的回忆。
自那之后,竹筠戏楼在小镇上的名气愈发响亮。阿瑶、苏然与李班主三人齐心协力,对戏楼进行了一番修缮与装点。焕然一新的戏楼,飞檐上重新描金绘彩,梁柱间的雕花也被精心修复,仿佛再次焕发出昔日的荣光。
每日,戏楼中都传出咿咿呀呀的唱戏声,阿瑶与苏然在李班主的悉心教导下,戏艺日益精湛。他们不仅在小镇上演出,还时常受邀前往周边的村落,将精彩的戏曲带给更多的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瑶与苏然的感情也愈发深厚。在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苏然在戏楼的庭院中,向阿瑶倾诉了自己的真心,并拿出一枚精心雕刻的玉佩,作为定情信物送给阿瑶。阿瑶红着脸接过玉佩,两人在月光下许下了相伴一生的誓言。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一日,一位身着华丽锦袍的中年男子来到了戏楼。他自称是京城王府中的管家,听闻了竹筠戏楼的盛名,特来邀请戏班前往京城王府演出。李班主心中虽有些疑虑,但想到这或许是将戏曲传播得更远的好机会,便答应了下来。
一行人随着管家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路途。一路上,阿瑶对京城充满了好奇与期待,而苏然则隐隐觉得此事有些蹊跷,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
终于抵达京城,王府的奢华让众人惊叹不已。管家将他们安排在一处精致的别院休息,并告知明日便要登台演出。
演出当日,戏楼布置得美轮美奂,台下坐着的皆是京城的达官显贵。阿瑶、苏然与李班主抖擞精神,将看家本领一一展现。台下众人看得如痴如醉,喝彩声不断。
演出结束后,王府的王爷亲自前来祝贺,并邀请他们到内堂一叙。众人来到内堂,却发现气氛有些异样。王爷坐在主位上,神色阴沉,周围还站着几个面色不善的侍卫。
王爷缓缓开口道:“听闻你们竹筠戏楼曾藏有前朝珍宝,本王对此十分感兴趣。你们今日如实说来,珍宝现在何处?”原来,王爷不知从何处听闻了戏楼与珍宝的传闻,便设下这鸿门宴。
李班主坦然道:“王爷,珍宝之事属实,但已上交给朝廷,有官员可以作证。”王爷却冷笑一声:“哼,本王岂会轻信你等之言。若不说出珍宝下落,你们今日谁也别想离开!”
阿瑶心中又气又急,说道:“王爷,我们不过是普通戏子,靠唱戏为生,又怎会私藏珍宝。您如此逼迫,实在有失身份。”王爷恼羞成怒,一挥手,侍卫们便冲了上来。
苏然迅速将阿瑶与李班主护在身后,与侍卫们对峙起来。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府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紧接着,一位宫中太监模样的人匆匆走进来,对着王爷行了个礼道:“王爷,圣上得知您扣押了竹筠戏楼之人,特命老奴前来传旨。圣上听闻竹筠戏楼为传承戏曲文化尽心尽力,还曾主动上缴前朝珍宝,特嘉奖戏班,赐金牌一枚,准许自由出入京城。王爷若再为难,便是抗旨不遵。”
王爷一听,脸色瞬间变得煞白,连忙跪地接旨。太监将金牌交给李班主,又瞪了王爷一眼,便带着众人离开了王府。
经过此番波折,阿瑶、苏然与李班主对名利看得更淡了。他们带着圣上赏赐的金牌,回到了小镇的竹筠戏楼。此后,他们更加专注于戏曲的传承与创作,将竹筠戏楼的戏曲文化传播得更远,让更多人领略到戏曲的魅力,而戏楼中也始终传唱着他们坚守与传承的故事。
回到小镇后,竹筠戏楼因圣上嘉奖的缘故,声名远扬至更远的城镇。各地戏曲爱好者纷纷慕名而来,或求学技艺,或只为听一场原汁原味的演出。阿瑶、苏然和李班主应接不暇,却也满心欢喜,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在这纷至沓来的人群中,有个叫灵秀的小姑娘,她年方十三,生得伶俐可爱,对戏曲有着超乎常人的热爱与天赋。阿瑶一眼便相中了她,收为徒弟,悉心教导。灵秀十分刻苦,每日天未亮便起身练嗓,一招一式都学得有模有样。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班主年事渐高,身体大不如前,但他仍坚持在一旁指导众人。他看着戏楼日益兴盛,看着阿瑶和苏然将戏曲传承下去,心中满是欣慰。然而,李班主心中一直藏着一个秘密,那是关于竹筠戏楼一段更久远的历史。
一日,李班主把阿瑶、苏然和灵秀叫到跟前,缓缓说道:“我自知时日无多,有些事也该告诉你们了。竹筠戏楼最初建造并非只为唱戏,而是当年一位戏曲名家为了躲避战乱,在此搭建的临时避难所。后来,这位名家发现此处百姓对戏曲热爱有加,便决定留下,将戏楼逐渐扩建。这位名家,便是我的先祖。”
第112章 竹筠戏楼[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