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玉琮戏楼之风云变幻[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和秦子轩成了戏曲界的中流砥柱,不断有各地戏班前来交流学习。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
一日,宫中传来旨意,要求玉琮戏楼进宫为皇室献艺。这既是无上的荣耀,也是巨大的挑战。宫廷演出规矩繁多,稍有差错便是大不敬之罪。叶清婉、秦子轩和戏楼众人丝毫不敢懈怠,日夜苦练。
准备期间,叶清婉发现戏班里一位年轻旦角白芷神情有异,时常独自发呆,练功也心不在焉。叶清婉关心询问,白芷才道出缘由。原来,白芷虽热爱戏曲,却因家中贫困,父母欲将她许配给一个富商做妾,以换取丰厚彩礼。白芷不愿从此放弃戏曲,却又不知如何抗争。
叶清婉心生怜悯,与秦子轩商量后,决定帮助白芷。他们找到白芷父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承诺会在戏楼给白芷安排稳定的收入,让她能继续追求戏曲梦想。在二人的劝说下,白芷父母终于松口。
献艺的日子来临,玉琮戏楼众人带着精心准备的剧目踏入宫廷。演出中,叶清婉扮相绝美,唱腔婉转,将角色演绎得淋漓尽致;秦子轩编写的剧本情节跌宕起伏,融合了独特的巧思;其他戏班成员也各司其职,配合默契。这场演出大获成功,皇室成员纷纷叫好,赏赐颇丰。
从宫中归来,玉琮戏楼声望达到顶峰。但叶清婉和秦子轩并未满足于此,他们深知戏曲传承的重要性。于是,二人开办了戏曲学堂,广纳热爱戏曲的孩子,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白芷也成长为学堂的骨干教师,将所学倾囊相授。
时光流转,玉琮戏楼的戏曲之光愈发璀璨。叶清婉、秦子轩和戏楼众人用热爱与坚守,书写着戏曲的传奇,让这古老的艺术在岁月长河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绽放着永恒的魅力。
随着戏曲学堂的日益壮大,玉琮戏楼在戏曲界的影响力愈发深远,甚至吸引了不少外国使节前来观摩。这些使节被中国传统戏曲的独特魅力所震撼,纷纷表示希望能将这种艺术形式传播到自己的国家。
叶清婉和秦子轩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将戏曲推向世界的绝佳机会。他们精心挑选了一批优秀的学员,编排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剧目,准备跟随外交使团出访各国。
然而,就在出发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疫病席卷了盛京。许多戏班成员都不幸染病,包括叶清婉和秦子轩。一时间,出访计划陷入了僵局,戏楼上下人心惶惶。
在这危急时刻,叶清婉和秦子轩强撑着病体,鼓励众人不要放弃。他们一方面积极寻找郎中为大家诊治,另一方面调整出访计划,挑选出尚未染病且功底扎实的学员,加紧训练。
幸运的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疫病逐渐得到控制,染病的成员也慢慢康复。玉琮戏楼的出访之旅终于得以成行。
他们先后到访了多个国家,每一场演出都引起了当地的轰动。外国观众被华丽的服饰、精彩的表演和独特的唱腔所折服,对中国戏曲赞不绝口。
在出访过程中,叶清婉和秦子轩还与各国的艺术家进行了交流,吸收了不同文化中的艺术元素,融入到戏曲创作中。回国后,他们将这些新元素融入到新剧目中,为玉琮戏楼的戏曲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戏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到玉琮戏楼学习戏曲。玉琮戏楼成为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叶清婉和秦子轩也因此名垂青史,他们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戏曲人,为传承和发扬戏曲艺术不懈努力。
随着玉琮戏楼在国际上声名远扬,前来求学的人络绎不绝,戏楼附近也逐渐热闹起来,形成了一条颇具规模的“戏曲街”。街道两旁林立着戏服店、道具铺、茶楼等与戏曲相关的店铺,人来人往,熙熙攘攘。
叶清婉与秦子轩看着戏曲文化如此繁荣,深感欣慰,但同时也面临新的难题。戏曲人才虽多了起来,可高质量的剧本却供不应求。为了鼓励创作,他们在戏楼设立了“玉琮剧作奖”,面向天下征集优秀剧本。
这一举措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参与。在众多投稿中,有个名叫苏羽的年轻书生引起了他们的注意。苏羽的剧本风格独特,文字优美且富有新意,以独特视角展现民间故事,情节扣人心弦。叶清婉和秦子轩决定重点培养苏羽,让他深入戏楼,了解戏曲表演的各个环节,以便创作出更贴合舞台的剧本。
然而,苏羽性格有些孤傲,与戏楼里部分老艺人相处并不融洽。老艺人们觉得他太过轻狂,而苏羽则认为老艺人们因循守旧。这导致苏羽创作的新剧本在初次排演时,双方矛盾激化。老艺人们觉得剧本节奏太快,难以把握,而苏羽坚持己见,不愿做出太多修改,排演陷入僵局。
叶清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深知双方各有道理,若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新剧的诞生,还可能破坏戏楼的和谐氛围。于是,她分别找老艺人和苏羽谈心。她对老艺人们说,时代在变,戏曲也要跟上步伐,苏羽的剧本虽大胆,但不乏亮点,值得尝试;对苏羽则劝道,戏曲传承百年,舞台表演有其独特规律,适当妥协能让剧本更好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第109章 玉琮戏楼之风云变幻[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