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凝辉台梨园梦华[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沈逸云开始思考戏曲传承的长远之计。他深知,仅仅依靠现有的演员阵容是不够的,必须培养更多热爱戏曲的新人。
沈逸云在老城内张贴告示,公开招收戏曲学员。消息一出,许多热爱戏曲的年轻人纷纷前来报名。经过严格的选拔,沈逸云挑选了一批有天赋、有热情的年轻人,成立了凝辉台戏曲研习班。
为了让学员们得到最好的教导,沈逸云亲自授课,将自己多年的戏曲经验传授给他们。叶婉卿、陆子轩等也主动承担起教学任务,从唱腔、身段到表演技巧,都悉心指导。
研习班的学员们十分珍惜这个机会,他们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练功,刻苦学习。在沈逸云等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学员们进步飞速。
几个月后,学员们迎来了首次登台表演的机会。尽管他们心中紧张,但都鼓足了劲,想要展现出最好的自己。舞台上,学员们虽然表演略显青涩,但那份对戏曲的热爱和努力却感染了每一位观众。台下的观众们看到戏曲有如此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纷纷鼓掌叫好,对凝辉台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在沈逸云的带领下,凝辉台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稳步前行。它不仅承载着老城人民对戏曲的热爱,更肩负着传承戏曲文化的重任,在时代的浪潮中,继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随着凝辉台戏曲研习班学员们的首次登台获得成功,沈逸云深感欣慰,同时也意识到培养新人对于戏曲传承的重要性。他决定进一步加大对研习班的投入,为学员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沈逸云专门腾出凝辉台的一处偏院,改造成了学员们的专属练习场地,配备了各种专业的戏曲道具和乐器。他还制定了一套更加系统、全面的教学计划,除了日常的唱念做打基本功训练,还增加了戏曲历史、文学修养等课程,让学员们从多个维度深入了解戏曲艺术。
在教学过程中,沈逸云注重因材施教。对于嗓音条件独特的学员,他会引导他们发挥自身优势,探索适合自己的唱腔风格;对于身段灵活的学员,则着重培养他们在武戏和舞蹈方面的表现力。叶婉卿和陆子轩也根据自己的专长,分别对花旦和小生行当的学员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从角色塑造到舞台表演的细节,都耐心地为学员们讲解示范。
经过一段时间的刻苦学习,研习班的学员们在技艺上有了质的飞跃。沈逸云决定为他们举办一场专场演出,让学员们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也向全城的戏迷宣告凝辉台新一代力量的崛起。
为了这场专场演出,学员们精心准备了数月。他们挑选了经典剧目中的精彩片段,进行了重新编排和演绎,力求在保留传统韵味的基础上,展现出年轻人的活力与创新。演出当天,凝辉台被挤得水泄不通,戏迷们早早赶来,就是为了一睹这些戏曲新苗的风采。
舞台上,学员们粉墨登场,他们的表演精彩纷呈。饰演花旦的学员,水袖挥舞间尽显柔美与灵动,唱腔清脆婉转,将角色的娇羞与深情演绎得恰到好处;扮演小生的学员,身姿挺拔,折扇开合自如,举手投足间散发着儒雅的气质,把角色的风流倜傥展现得淋漓尽致。台下的观众被学员们的精彩表演深深吸引,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
这场专场演出的成功,不仅让学员们收获了自信和认可,也让凝辉台在当地的声望更上一层楼。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凝辉台的戏曲研习班,许多家长主动将孩子送来学习戏曲,希望他们能在这个古老的艺术殿堂中汲取养分,传承戏曲文化。
然而,随着学员数量的增加,凝辉台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教学资源变得相对紧张,部分学员由于基础不同,学习进度参差不齐,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沈逸云意识到,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调整。
他将学员们按照基础和学习进度进行了分组,针对不同小组制定了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对于基础较弱的小组,加强基本功的训练,确保他们扎实掌握戏曲的基本技能;对于基础较好的小组,则侧重于提升他们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尝试对传统剧目进行创新改编。
同时,沈逸云还组织了学员之间的互帮互助活动,让进步较快的学员帮助相对落后的同学,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这个过程中,学员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技艺,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解决内部问题的同时,沈逸云也没有忘记对外交流与合作。他得知邻城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戏班,在戏曲表演的某些方面有着独特的技艺和风格。沈逸云主动联系对方,邀请他们来凝辉台进行交流演出。
邻城戏班欣然应允,双方约定了交流的时间和内容。交流演出当天,凝辉台热闹非凡。邻城戏班带来了他们的拿手好戏,独特的唱腔和精湛的技艺让凝辉台的演员和学员们大开眼界。凝辉台也展示了自己的经典剧目和创新成果,赢得了邻城戏班的高度赞赏。
第90章 凝辉台梨园梦华[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