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梨园那些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章 薪火相传,戏韵永恒[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落。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大家心急如焚,不知如何是好。

    程云起看着眼前的一片狼藉,心中既愤怒又焦急。但他很快冷静下来,安慰大家说:“大家别慌,我们一定能想出办法解决的。

    于是,程云起和戏班的成员们一起,连夜赶制道具,修补戏服。大家齐心协力,一直忙到天亮,终于将一切准备就绪。

    演出当天,程云起和其他演员们带着饱满的热情登上了舞台。尽管经历了这么多波折,但他们的表演依然精彩绝伦,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喝彩

    富商对风华园的演出非常满意,不仅当场支付了高额的演出费用,还表示以后会经常邀请他们来演出。这场风波过后,风华园的名声在上海滩越来越响亮,程云起也成为了戏班里的顶梁柱。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击侵略者。程云起和风华园的成员们也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的宣传活动中,他们通过戏曲表演的形式,向广大民众宣传抗日思想,激发大家的爱国热情。

    在一次慰问前线将士的演出中,程云起演唱了一出自己改编的《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他将穆桂英的英勇形象与抗日将士们的保家卫国精神相结合,唱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台下的将士们听得热血沸腾,纷纷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还我河山!”

    这次演出结束后,一位年轻的战士找到程云起,激动地说:“程先生,您的戏唱得太好了!它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抗击侵略者的决心。等我们打败了小鬼子,一定要再听您唱戏。

    程云起紧紧握住战士的手,眼中闪烁着泪花,说道:“你们才是真正的英雄,是你们在前线浴血奋战,保卫着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我相信,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的!”

    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戏曲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

    程云起凭借着自己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对戏曲事业的贡献,成为了上海滩戏曲界的领军人物。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致力于传统戏曲的传承与创新。他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戏曲人才,还对传统剧目进行了大胆改编,融入了许多新的元素和思想,让古老的戏曲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程云起的带领下,风华园戏班多次赴全国各地演出,所到之处无不受到观众们的热烈欢迎。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将戏曲的魅力传递给了更多的人。

    时光匆匆,程云起从一个怀揣梦想的少年,变成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但他对戏曲的热爱却从未改变,每天依然坚持练功、唱戏。

    在他80岁大寿那天,风华园戏班为他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庆祝活动。曾经的弟子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齐聚一堂。看着眼前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程云起感慨万千。

    “师父,感谢您这么多年来对我们的教导和培养。没有您,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一位弟子激动地说道。

    程云起微笑着说:“孩子们,你们都是戏曲的传承者,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戏曲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希望你们能将它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当晚,风华园戏楼里灯火辉煌,程云起和弟子们一起登上舞台,为大家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在悠扬的丝竹声中,程云起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青涩的少年时代,回到了那个充满梦想的舞台。

    演出结束后,程云起站在舞台中央,望着台下的观众,眼中满是欣慰与满足。他知道,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戏曲,而戏曲也将永远在这片土地上传承下去,生生不息。

    程云起的八十寿宴演出轰动全城,不少戏曲名家、戏迷票友纷纷致信祝贺,信件堆满了案头。其中一封来自北方戏曲研究院的邀请信,引起了他的特别关注。信中盛情邀请程云起担任研究院的客座教授,为年轻一代传授戏曲技艺与文化精髓。尽管年事已高,可一想到能为戏曲传承出更多力,程云起毫不犹豫便应允下来。

    初到研究院,程云起便被年轻学员们的热情与朝气所感染。但他很快发现,这些孩子虽有一腔热忱,基本功却参差不齐。为了让大家打下坚实基础,程云起不顾年迈,亲自示范每一个动作。从最基本的台步、手势,到复杂的身段组合,他都耐心讲解,直至学员们完全掌握。

    “戏曲讲究‘四功五法,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每一项都容不得马虎。这不仅是技艺,更是戏曲的灵魂所在。”课堂上,程云起语重心长地教导着学员。

    在教授经典剧目《牡丹亭》时,为了让学员们理解杜丽娘的内心情感,程云起讲起自己年轻时对角色的感悟,分享如何通过眼神、唱腔展现人物的细腻情感。学员们听得入神,对戏曲表演的理解也更上一层楼。

    不久后,研究院计划举办一场大型戏曲汇演,向社会展示教学成果。程云起主动请缨,负责编排一出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的新戏。

第37章 薪火相传,戏韵永恒[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