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货之光,从制造电动车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81章 这简直就是不谋而合了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其实现在的火星科技和华耀汽车,在电子信息方面,都已经有所涉猎了。

    火星的车载系统,以及华耀的车载系统,或者是芯片方面等等一系列的软件和硬件方面的东西,都属于这个行业。

    而陈卓看向的下一个目标,则是手机行业。

    随着智能化开启汽车行业竞争的下半场,汽车和手机的联动也更加得紧密。

    有更多的车企会开始参与到研发和制造手机,以更好地适应汽车的智能化应用,为车主提供智能便捷的出行服务。

    现在已经有手机厂商,参与到汽车制造中去了!

    而且手机厂商跨界造车具有一定的优势。

    原因很简单!

    从技术层面看,汽车行业电动化进程加速,三电系统成为核心,零部件数量减少,造车难度有所下降,为手机厂商提供了机遇。

    而且车机融合将是未来的大趋势,智能化又是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特征,它必须有一个跟智能手机类似的操作系统,而现在的所有进入新能源赛道的车企,都已经推出了自己的车机系统,得益于在手机领域的深厚积淀,让手机厂商实现“弯道超车”成为了可能。

    与此同时,手机厂商原有的品牌力,以及他们积攒的用户基础,都能为汽车行业带来一些强力的支持。

    早在几年前,“未来汽车就是能跑的电子产品”的说法,就已经出现了。

    而汽车和手机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比如芯片、电路板、金属材质、电池、摄像头等。

    尽管两者在具体要求和应用场景上有所不同,但从材料角度来看,很多部件具有共通之处。

    此外,通讯模块、接口等在汽车和手机中也有广泛应用。

    一些手机厂商在面临手机行业挑战,选择进军汽车行业时,其核心优势也是利用在通讯网络模块、芯片和解决方案等方面的技术积累。

    而陈卓想要做的就是,将自家的手机,与自家的汽车,形成一个生态闭环。

    只有将核心的东西,握在自己的手里,才能让自家的品牌,走的更长远。

    一个产品没有核心的技术支撑,最后注定是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现在陈卓直接告诉顾思元,也是先为了让他提前做好准备。

    不过顾思元在听到陈卓要进军电子信息产业之后,倒是无比的赞成。

    “对于你这个计划,我赞成,其实之前我就有些想法,想和你交流一下,只是觉得华耀汽车还没到那个地步,所以也没提起过,现在大概了解了咱们的技术储备之后,真的是让我大吃一惊啊,没想到在我眼中发展速度已经很快的华耀汽车,在你眼里还是慢的!”此时的顾思元已经从惊讶中缓过神来,但是整个人的神情还是无比的感慨。

    他这已经算是心理承受能力很强的了!

    一般人听到这样的消息,早已经不知所谓了。

    而顾思元只不过是沉浸在了震惊当中,之后自己就缓过来了。

    “哦?那你觉得我该先在电子信息产业中选择什么来做!”听到顾思元的赞成,陈卓好奇的向他问了一句!

    “手机!”顾思元沉静的回答道。

    对于顾思元的回答,陈卓确实有点惊讶。

    这简直就是不谋而合了呀!喜欢国货之光,从制造电动车开始请大家收藏:

第181章 这简直就是不谋而合了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