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谷熙新途[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第二百四十六章
谷熙新途
时光如潺潺溪流,在叶文舟和墨晓萱的引领下,山谷淌过了无数个日夜,不断成长蜕变。历经岁月的雕琢,山谷已从昔日的质朴村落,发展成为一方繁荣昌盛之地。然而,他们心中清楚,发展之路永无尽头,新的征程已然开启,前方充满了未知的挑战与希望。
这一年的暮春,山谷仿若一幅徐徐展开的诗意画卷。柳丝轻拂,桃花灼灼,粉白的花瓣随风飘落,洒在蜿蜒的小径上。叶文舟身着一袭月白色长袍,衣袂飘飘,腰间系着一块温润的玉佩;墨晓萱则身着淡粉色的襦裙,外披一件浅蓝色的薄纱披风,青丝上插着一支精致的玉簪,二人携手漫步在山谷的桃林之中。脚下松软的土地带着泥土的芬芳,混合着花香,令人心旷神怡。
叶文舟停下脚步,望着落英缤纷的桃林,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晓萱,如今山谷虽已繁华,但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产业的不断扩张,资源的消耗日益加剧。我们必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平衡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关系,确保山谷的长远繁荣。”
墨晓萱轻轻颔首,美目流转,思索片刻后说道:“文舟,你说得极是。我们可以从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入手,鼓励居民在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中采用环保材料和节能技术。同时,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制定合理的开发计划,避免过度开采。另外,倡导居民养成节约资源的生活习惯,营造绿色环保的生活氛围。”
两人商议妥当后,便迅速展开行动。叶文舟首先召集了山谷中的农户和工匠,举办了一场关于绿色生产的宣讲会。在宽敞的谷仓里,农户和工匠们围坐在一起,认真聆听叶文舟的讲解。
叶文舟目光坚定地扫视着众人,说道:“各位,我们山谷的繁荣离不开大家的努力,但如今资源问题日益严峻,我们必须转变生产方式。在农业方面,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采用有机肥料和生物防治技术;在手工业方面,选择环保的原材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一位老工匠站起身来,微微皱眉道:“叶公子,道理我们都懂,可这绿色生产的成本会不会很高,我们负担得起吗?”
叶文舟微笑着解释道:“初期可能会有一些成本增加,但从长远来看,绿色生产不仅能保护我们的环境,还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带来更大的收益。而且,山谷会为大家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
在叶文舟的鼓励和支持下,农户们开始尝试绿色农业生产。他们在田间种植了各种绿肥作物,利用生物天敌防治害虫,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工匠们也积极响应,采用天然的染料和环保的制作工艺,生产出了更加绿色环保的手工艺品。
“没想到绿色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口感更好,还更受市场欢迎,真是一举两得。”一位农户开心地说道。
与此同时,墨晓萱组织了一支由学者、工匠和居民代表组成的自然资源管理小组。他们对山谷的山林、河流、矿产等自然资源进行了全面的勘察和评估,制定了详细的保护和开发计划。
在一次山林勘察中,小组成员发现了一片珍稀的野生植物群落。墨晓萱得知后,立即下令对这片区域进行严格保护,禁止任何形式的开发。
“这些珍稀植物是山谷的宝贵财富,我们有责任保护好它们,维护生态平衡。”墨晓萱严肃地说道。
为了倡导居民养成节约资源的生活习惯,墨晓萱举办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她组织了节约资源知识竞赛、环保主题的文艺表演和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等。
在节约资源知识竞赛中,居民们积极参与,通过答题了解到了许多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知识。一位年轻的居民兴奋地说道:“原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举动,就能为节约资源做出这么大的贡献,以后我一定会更加注意的。”
随着绿色生产和资源保护措施的实施,山谷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山林更加茂密,河流更加清澈,天空更加湛蓝,各种珍稀的动植物也重新回到了山谷。
然而,叶文舟和墨晓萱并没有满足于此。他们深知,文化是山谷的灵魂,在推动经济和环境发展的同时,必须加强文化建设,提升山谷的文化软实力。
叶文舟组织了一批文化学者和艺术家,深入挖掘山谷的历史文化底蕴,创作了一系列以山谷为主题的文学、艺术作品。他们编写了《山谷文化史》,详细记录了山谷的发展历程和传统文化;绘制了《山谷风情图》,展现了山谷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创作了《山谷之歌》,用优美的旋律和歌词表达了对山谷的热爱和赞美。
“这些作品是我们山谷文化的瑰宝,它们将山谷的故事和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我们的山谷。”叶文舟对参与创作的人员说道下载上一章
第246章 谷熙新途[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