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之乡村逍遥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7章 亲人重逢[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实。

    “喂!这是湾湾那里来的贵客,是过来探亲的,你还不把你的家人全部叫过来。”

    这人说完,又要镇长去安排地方。

    这位老人没理会那人,慈祥的对安然说道:

    “我是你爷爷的亲妹妹,当年去了湾湾,现在回来找他。”

    这么说来,眼前的这位老人家是他的姑婆。

    “那我带你先去见奶奶吧!”

    “好,好!”

    都没人理会那个领导,让他脸色不太好看。

    这人姓叶,是省会城市的台胞接待人员。这几年一直负责接待湾湾的探亲人员,知道了一些那边的情况。

    不管是那边的人还是这边的人都对他很客气,养成了他目中无人的习惯。

    当然这种目中无人是对于大陆的人,对于湾湾那边的人,他极尽讨好得到了不少的好处。

    当时湾湾收入方面,1992年湾湾人均GDP已突破1万美元,1993年继续保持较高水平,普通民众收入可观。像装卸工等体力劳动者月收入能达到5万台币左右,折合人民币约1万元。

    经济繁荣使得湾湾普通家庭生活水平较高,早已实现了“电灯电话,楼上楼下”的生活,很多人有经济实力出国旅游,消费能力较强,在娱乐、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消费也比较活跃。

    当时湾湾的制造业、服务业发展良好,电子、化工、机械等产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普通人就业机会相对较多,薪资待遇也不错。服务业如餐饮、零售、金融等领域也较为发达,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消费和服务体验。

    而现在龙国内陆整体收入水平较低,不同地区差异较大。以上海为例,1993年的年平均工资达到了5652元,月平均工资能有471元,其他地区可能更低,一些乡村地区工资可能只有一两百元。

    1993年国家取消粮票和油票,实行粮油商品敞开供应,物资比过去丰富,但整体消费仍以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为主,对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开始增长。

    两边的收入相差这么多,让这姓叶的有些瞧不起自己的国家的这些百姓。

    安然的奶奶站在小院门口,手微微颤抖着,目光紧紧盯着远方。她的心情既激动又紧张,因为今天,她将见到三四十年未曾谋面的小姑子。

    刚刚已经有人通知了她。

    这时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走了过来。四目相对的瞬间,时间仿佛凝固,两人的眼中瞬间盈满了泪水。

    她们一步步走向彼此,脚步有些蹒跚,却充满了急切。终于,双手紧紧相握,仿佛要将这几十年的思念都通过这一握传递给对方。

    “嫂子,我终于回来了。”

    小姑子的声音带着颤抖和哽咽。

    奶奶泪流满面,只是不停地点头,却说不出话来。

    两人相拥而泣,泪水打湿了彼此的肩头。这泪水里,有重逢的喜悦,更有对过去岁月的感慨。

    走进屋内,坐定之后,奶奶拉着小姑子的手,说起了这些年的点点滴滴。然而,当小姑子小心翼翼地问到大哥的情况时,奶奶的眼神黯淡了下来。

    “他……已经走了。”

    奶奶的声音低沉而悲伤。

    小姑子听到这个消息,如遭雷击,整个人呆在了那里。片刻之后,撕心裂肺的哭声响起,那哭声里充满了无尽的悔恨和痛苦。

    “我连他最后一面都没见到,我对不起他啊!”

    小姑子捶打着自己的胸口,泪水如决堤的洪水。

    奶奶轻轻拍着小姑子的背,安慰着她:“他走的时候很安详,心里一直念着你。”

    屋子里弥漫着悲伤的气氛,两位老人沉浸在失去亲人的痛苦和重逢的复杂情绪中。喜欢重生之乡村逍遥请大家收藏:

第197章 亲人重逢[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