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棘圜志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6章 医改成功[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是我们推行的'济贫制度'。"沈明轩解释道,"每个医馆都要预留一部分药品,专门救助贫困百姓。"

    "可是这样医馆不会亏损吗?"有官员问道。

    "正好相反。"沈明轩说,"因为有朝廷的支持和百姓的信任,医馆的声誉反而更好了。更多人愿意来看病,自然也就不愁收入。"

    随后,他们来到了一个特别的地方——医案馆。这里保存着近二十年来的重要医案,是宝贵的学习资料。

    在医案馆内,沈明轩翻开一本陈旧的医案记录。那是二十年前第一次医改会议的记录,上面密密麻麻记载着当时的讨论和争议。

    "还记得当时的情景吗?"张若兰不知何时也来到了这里,"很多人说这是异想天开,根本不可能实现。"

    "是啊。"沈明轩笑道,"谁能想到,二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不仅做到了,还超出了最初的设想。"

    医案馆的墙上挂满了功勋医者的画像。其中既有德高望重的老医家,也有崭露头角的年轻医者。他们中间,赫然挂着一幅特殊的画像——那是当年第一批支持医改的医者们的合影。

    "可惜,有些人已经看不到今天的成就了。"张若兰轻声说。

    确实,这些年来,有不少医者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献出了生命。特别是在瘟疫、水患等重大灾难面前,总有医者冲在最前面。

    "但他们的精神永远活着。"沈明轩说,"看看这些年轻人,他们继承了前辈的意志,让医道之光永远延续。"

    走出医案馆,夕阳正好。阳光洒在太医院的牌匾上,映照出"济世养生"四个大字。

    "沈大人。"一位年轻的太医忽然问道,"您觉得医改最大的成功是什么?"

    沈明轩望着来来往往的医者和病人,思索片刻说:

    "不是医馆的数量,

    不是技术的进步,

    不是制度的完善,

    而是医者仁心的传承。

    因为有了这份仁心,

    医者才能真正懂得生命的可贵;

    因为有了这份仁心,

    病人才能感受到医术的温暖;

    因为有了这份仁心,

    医道才能代代相传,永续不衰。"

    就在这时,一阵欢快的笑声传来。原来是医学堂的学生们下课了,他们手捧医书,热烈讨论着今天学到的知识。

    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沈明轩和张若兰相视一笑。他们知道,医改的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因为还有更多的理想等待实现,

    还有更多的生命需要守护,

    还有更美好的未来等待开创。

    这就是医改的真正意义:

    不只是改变了制度,

    更是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不只是提高了医术,

    更是传承了仁心仁术;

    不只是造福当代,

    更是泽被后世。

    让医道之光永远照耀,

    让仁心仁术永世流传,

    让济世理想生生不息。喜欢棘圜志请大家收藏:

第106章 医改成功[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