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棘圜志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2章 改革成功[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京城,太医院大门前。

    天还未亮,门口就已经排起了长队。今天是医学大会的日子,也是新法推行以来最重要的一天。

    "听说北地神医华无极也来了!"

    "可不是么,听说他还主动要求学习新法!"

    "这新法真有那么神奇?"

    "可不,我家老爷子就是用新法治好的老毛病......"

    人群中议论纷纷,沈明轩站在太医院二楼,望着下面熙熙攘攘的场面,心中百感交集。

    "父亲。"思雨走来,"准备好了。各地医馆的代表都到了,还有不少求医的百姓。"

    "嗯。"沈明轩点头,"让白衣堂的人维持秩序,有急症的优先安排。"

    "已经在做了。"张若兰走来,"各个诊室都准备好了新法的器械,就等着开始了。"

    正说着,一阵锣鼓声响起。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队仪仗缓缓而来——正德帝驾临!

    "陛下驾到!"

    满场肃静,所有人都跪下行礼。

    "平身。"正德帝看着眼前的盛况,满意地点头,"今日是医学大会,也是检验新法成效的日子。沈爱卿,开始吧。"

    "遵旨。"沈明轩转向众人,"今日大会分三个环节:上午是疑难病症会诊,中午进行医术交流,下午......"

    他话音未落,突然听见人群中传来一声惊呼:"快让让!有人晕倒了!"

    "带到诊室来!"沈明轩当机立断。

    很快,几个人抬着一位老者进来。老者面色发青,呼吸急促,情况危急。

    "这是我父亲。"一个中年人焦急地说,"他本来是来看热闹的,突然就......"

    沈明轩快速检查,发现老者是心脉阻塞,情况危急。

    "思雨,取针来!"

    思雨立即递上特制的银针。这是沈明轩根据现代针灸改良的新式针具,更细更韧。

    "诸位请看。"沈明轩一边施针一边解释,"传统针法虽好,但有时过于粗糙。这种新针,能更精确地刺激穴位......"

    众人屏息观看。只见他手法娴熟,银针在老者胸口几处要穴快速进出。不一会儿,老者的脸色渐渐转红,呼吸也平稳了。

    "神乎其技!"华无极赞叹,"这套针法,可否请教?"

    "华兄稍待。"沈明轩又取出听诊器,"我们还要确认心脉是否恢复正常。"

    听诊器这种新器械,立即引起了众人的兴趣。

    "好了。"沈明轩说,"心脉已经通畅。不过还需要服用活血化瘀的药......"

    "老夫有个疑问。"华无极说,"传统医术讲究'暖中补虚',沈大人为何用清热活血的药?"

    "这就是新法的关键。"沈明轩解释,"我们不能只看表象。这位老者虽然看似虚寒,实则是血瘀导致。用温补之药,反而会加重病情。"

    此时,老者已经能坐起来了:"神医啊!老朽活了七十多年,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医术!"

    "不敢当。"沈明轩说,"这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新法不过是在传统基础上,加以改进罢了。"

    正说着,又有人求医。这次是一个小女孩,说是误食了毒物。

    "让我来!"华无极主动请缨,"老夫最擅长解毒。"

    "好。"沈明轩欣然同意,"华兄若不嫌弃,我可以在旁协助。"

    两人联手诊治,你用新法检查,我用老法推断,互相印证,很快就找到了病因。

    "原来如此!"华无极恍然,"用新法诊断,确实比单靠经验要准确得多。"

    "华兄过谦了。"沈明轩说,"若没有您的经验判断,我也不会这么快找到病因。这正是新旧结合的好处。"

    正午时分,大会进入第二个环节:医术交流。

    "诸位请看。"沈明轩展示着一张详细的人体图,"这是根据大量解剖经验总结的经络穴位图。比传统的图谱更精确......"

    "这也太细致了!"有人惊叹,"连血管分布都画出来了!"

    "正是。"沈明轩说,"新法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白人体的具体构造。比如这里......"

    他指着图上的心脏位置:"传统医学说'心主血',但具体如何主血,血又是如何运行的,这图上都有详细说明。"

    "请问沈大人。"一位年轻医者举手,"这些知识,会不会太难了?"

    "好问题。"沈明轩笑道,"正因为如此,我们改革了学医的方法。思雨,把新的教材拿来。"

    思雨取来一摞书册。这是沈明轩根据现代医学教育编写的教材,从基础到临床,层层递进。

    "这些书......"华无极翻看着,眼前一亮,"编排得真好!浅显易懂,又不失专业性。"

    "是啊。"张若兰说,"我们白衣堂的学徒,用这套教材学习,进步特别快。"

    正说着,外面又传来一阵骚动。原来是各地医馆的代表,带来了使用新法的成果统计。

    "请看。"一位代表激动地说,"自从用了新法,我们医馆的治愈率提高了三成!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死亡率大大降低了!"那人说,"特别是产妇和儿童,用了新法后,存活率提高很多。"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要知道,妇幼死亡一直是医界最头疼的问题。

    "这是为什么?"有人好奇。

第92章 改革成功[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