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末日:走肾也走心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3章 隐隐感觉有些不对劲[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以呀?”

    戴莹莹有些疑惑,可以一次做好的事情,为什么王成一定要分成两次来完成。

    “如果路途有意外,分批走不至于全员皆覆,还是等伍毅他们和游轮汇合后再送第二批吧。”

    王成回答道。

    戴莹莹这才明白,又问道。

    “那我什么时候召唤游轮上的信雀呀?也不知道他们大概什么时间能汇合。”

    戴莹莹18周岁,实际上还是学生,她之前的人生几乎都在学校中度过。

    没有真正了解过社会海面以下的部分,所以对许多事情都有好奇心。

    而王成也不厌其烦地解答,解释自己的想法。

    虽然不一定有多么的正确,但起码可以让她知道自己是如何思考的。

    “从这里到入海口走水路约1000公里,他们是顺水而下,加上本身划桨的速度,所以达到40~60公里每小时是合理的。”

    “平均算下来,差不多20个小时能抵达入海口。再放宽一点时间,23小时后,也就是明日早上七点召唤信雀较为合适。”

    至于游轮,昨晚便已经跟船长老谢确认过了,即将到达目标入海口。

    此时已经在入海口等待着了。

    “我记住了大哥哥。”

    戴莹莹巧笑道,像是一个人间精灵。

    “好了,你们都回去继续筹备。”

    王成把沐标、张老黑等头头赶回去。

    目前也就是三件事情。

    人员转移、晶体获取和打探李怡雪消息。

    至于王成,他有些心不在焉,找了一个较高的废墟楼顶,坐那望着市中心发呆。

    心中隐隐感觉有些不对劲。

    ......

    思归城。

    樊冬儿手中拿着一份厚厚的文件找到了戴千柔。

    门没关,直接就能进,进就能看到戴千柔正伏在办公桌上写写画画。

    “夫人,幸存者籍册已经统计完成了,这里是详细人员资料,最上面的是统计数据。”

    樊冬儿将厚厚一摞放在一旁,将最上面的几张纸递给了戴千柔。

    戴千柔停下手中的动作,将手中的笔放置在笔架上,接过文件说道。

    “是吗?真是太好了,辛苦你了,这个工作相当繁杂,费了不少心吧?”

    “还算顺利,大家都挺配合的。”

    樊冬儿笑着回答道。

    纸张是王成乘坐游轮离开的当晚,戴千柔要求科技院和维修队必须造的。

    知识体系都是成熟的,只需要把造纸所需机器在车间中生产出来即可。

    原料山顶到处都是。

    无论是蒸汽车床还是水力车床,都是由科技院与维修队共同管辖的,这是戴千柔所决定的。

    因为机械升级与机械制造都相当重要。

    他们双方是专业的,可以互相协商共用产能。

    如有争执不下时,报由戴千柔决定。

    至于笔,戴千柔没做任何要求。

    因为随便拿个合适的树枝,沾染颜料便可简单书写,不急于一时。

    即便如此,他们还是给戴千柔制造了末日中的第一支笔。

    使用的是一种特殊木材,木质具有吸水性与渗透性,特别轻质,取名为绵木,意味着如同海绵一样会吸水的木头。

    于是利用这一点,配合小竹,制成了这支笔。

    原理与马克笔一样。

    竹内灌入颜料墨水,渗入棉木笔头,再到笔尖,而笔尖有手工特制的骨珠和骨珠凹,方便滑写而不刮纸。

    骨珠凹固定在笔尖,呈中空圆台状,骨珠便被禁锢在其中。

    该说不说,写字确实蛮流畅,但不用时要倒放或倾斜,使笔头一端略高,否则颜料墨水会一点点顺着笔尖滴落。

    “做得很不错,冬儿,这些资料都相当详尽。把这些资料都封存在库里,统计表给我留着。”

    戴千柔相当满意。

    她看了统计数据后,又随机在厚厚地籍册中抽取了几张。

    姓名、性别、年龄、实力等级、专业技能、工作履历、家庭成员......

    一切都很详细。

    至于正确性有多少,无关重要,用得着之前必然会考察的。

    籍册要时时更新才能发挥作用。

    所以人员新增申报制度也随之而出。

    无论是在哪里捡到一个人或救了一个人,还是生了一个小孩儿。

    都要进行申报。

    当然,吊牌信物这东西,还是只有组织成员才会有,仍然是金黑两色,成为了组织成员的特有标识。

    拥有解决纠纷、判决归属、制止暴力等等权力。

    “听说吴教授和支教授把太阳能又重新搞出来了,有一个样板机器,我们去看看。”

    “是,夫人。”

    刚出门便迎面碰到了林琳。

    “千柔姐,关于出海渔猎出现了一些变故......”

    “边走边说。”

    ......

    鲁呈文的船队与王逸道长的船队分别在八龙江与南溪上航行。

    鲁呈文、陆阳洲、朱刚宇和高云衢的船只上满载着人,船只后方还牵引着木筏。

    总人数超过三百人。

    这是鲁呈文在八龙江上游江边一座高山山顶发现的幸存者。

第223章 隐隐感觉有些不对劲[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