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授人以渔[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大家都觉得过了年,你的情绪不大对劲儿。”
nbsp华子:“年前二十八,我去县城你知道吧?”
nbsp“大家猜测,你打了一场大仗。不过你不说,没人敢问……”
nbsp华子:“生死一战!回来以后我自己越想越害怕。当时我要是死在那里现在都不会有人知道。我自己本来活得好好的呀,白天在队里干活跟大姑娘小媳妇儿嘻嘻哈哈的。晚上回来干点家务吃饱了就睡,啥都不操心。没来由拖着这些人干什么?一个蔡香萍,稍微好一点就嘚瑟,一年得往他们家跑八趟;一个康淑君,干点活又得防着又得哄着。一个田淑云,经常惦记借种要孩子,岳友国看见我都绕着走。现在又来了李清华、康立梅,都处的不错,你说不带谁?小二妞挣点奖金,我不说话没一个吱声的。店是人家二妞的指标,一个漂亮大姑娘冷风热气走街串巷卖豆芽,还得受流氓欺负。这个队搞得我时刻都不能放松,松一点保准就出事儿。这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想尽办法往队里钻,不要他们就上告。想想我都累。那个店的地皮怎么买下来的?我和小二妞花了多少心血多少钱根本没人过问。”
nbsp华子沉默了一会儿:“其实想想,还是办收购站那时候好。我们仨倒买倒卖,赚钱自己花。买衣服买小人书供你上学,都随便。累点也乐呵。我就想不明白蘑菇崴子屯儿这些人,领着他们赚钱奔日子还得哄着捧着。姐,要是你,你累不累?”
nbsp柳青青:“从打分组,我就知道不好办。没想到你会把他们带的这么好。”
nbsp华子:“其实我错了。不能让她们张着嘴等着别人喂鱼喂馒头。给她们鱼钩,给他们麦种,想法子自己弄去。”
nbsp柳青青:“你这是渔和鱼、种子和馒头的道理。可是遇上我妈、蔡香萍、田淑云,包括白凌云这些人根本不好使。都是属猪的,有好的就痛快一时;没吃的啥事儿都干得出来。”
nbsp华子:“她们让你来就是掏底来的吧?不用掏,我根本没想好底是啥。你让她们该干啥先干啥,我得好好想想。呵呵,当时你家婶子赊了四把菜刀,说是家家有车有马就来收账。现在看来还真准,要账的快来啦。”
nbsp直到春耕开始,华子也没想出自己的法子。其实处在大变革时期的中国,除了少数掌握政策的人,谁都不知道往下的路该怎么走。
nbsp柳青青上了西岗子就被田淑云、李清华、康立梅给迎住了。
nbsp柳青青告诉她们,华子对联产承包也就是她们的生产队还是有一些看法。不过,他没说要离开生产队。只是有很多事他没想明白。
nbsp最后她说:“其实华子最大的理想是开一家自己的诊所,再好的生产队,再好的豆芽坊他都会干够干烦的。他连大年除夕都不休息,看他的医书,都看入迷了,把做梦都当成真的!他不在乎自己是不是吃亏占便宜,只要他看对了人,做对了事就会总是乐呵呵的。”
nbsp柳青青说完骑上自行车走了。
nbsp田淑云:“看对了人?做对了事?我们……”
nbsp李清华:“你还没听明白?我们在旁边是看明白了。生产队啥事都是华子张罗,可是啥事都不当家。你敢保证你做的事儿都对?再说华子本身就玩心重,从打留在生产队谁看见他玩篮球了?蔡香萍家闺女找婆家,康淑君家养活孩子,你家老岳那德性,这些事都堆在一个没成家的小伙子头上,他能不烦么?我本来还以为拖拉机大汽车豆芽坊都是生产队置办的,一分田到户才知道,都是人家自己扛过来的!坐享其成也就罢了,他交下你们了?”
nbsp田淑云:“年前,柳二妞已经说了,队里分配不公平。华子嘴里没说什么,心里未必不这么想。其实这两年多,我和老蔡、老康想尽办法哄着他照顾他,就想他没少出力,带着我们过日子。除了这些,你说几个老娘们还有啥能耐呀?”
nbsp李清华:“要我看咱们把老康老蔡都找过来,大伙儿出主意。尤其柳叔,他俩处得最好。”
nbsp正说着,华子的老解放拉着几只鼓囊囊的麻袋,轰鸣着向村外开去……
nbsp白凌云在分田到户的现场虽然没说什么,可是她也看出了华子的态度。他对这个生产队不是没有兴趣,可是一向威名赫赫的喷人大师一下子变成了闷葫芦。
nbsp她骑上自行车去公社找到了国咏梅。
nbsp两个人落座以后国咏梅问:“白姐,你是为蘑菇崴子屯儿生产队来的吧?”
nbsp白凌云:“生产队怎么办华子没表态,可是田淑云、蔡香萍,甚至连李清华和康立梅都想跟着他继续办生产队。”
nbsp国咏梅皱起双眉:“三年多,华子城里乡下做了那么多,还没把她们扶起来。她们还想让一个大男孩儿为她们奋斗到到多久?他是我们集体户的小老弟,当时把他留在生产队是我做的工作。现在分田到户实行单干,再硬逼着他那么干,我良心过不去,我们那些知青都不会同意。冒着生命危险在城里创业,却从不计较自己的得失。年前二十八那天他一个人恶战一群大流氓,那是一片坟地呀。那天他要是战死在那里,你让我怎么交代?从打我认识他,出什么主意,做什么事儿,吃多少苦,他都是乐乐呵呵呵的。这三年他实在太累了,大战野猪一个春天种了四遍地,还能种那么多黄豆。到秋他多分一分钱了?把孙信礼弄丢的车马弄回来,上到公安局下到生产队,没有任何表示。说实话,回去吃猪肉,我都满心抱愧。分田到户是国家政策,至于华子,我得管他,但再也不想逼他。”
nbsp白凌云:“说良心话,要不是处在这种情况,连我都想跟他办生产队。”
nbsp国咏梅:“华子对社会的思考比我深刻。他对集体经营和个体经营思考的很多,他未必不喜欢生产队,只是没找到解决哪些弊端的办法。”
nbsp白凌云:“生产队的弊端?”
nbsp国咏梅:“家长制,一言堂,账目一塌糊涂,奖惩制度不合理,生产方式太死板。这些事他说起来滔滔不绝,我听得头疼。不过作为农村干部,我们都得多动脑子,多学习。咱们在豆芽坊华子说的那些,我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反正我觉得差距实在太大了。”
nbsp白凌云:“柳大妞说,华子的最大理想是开一家自己的诊所。”
nbsp国咏梅一笑:“呵呵,真有那么一天,给他个县长他都不会干。”
喜欢。
第192章 授人以渔[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