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文武生意[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
nbsp华子:“我和满自由核计,开一家杀猪菜馆儿。既能帮蘑菇崴子屯儿把苞米卖出去一些,还能鼓励他们养猪。可是我俩跑遍了各个衙门口儿,就是不给营业执照。就是这个豆芽作坊,还是靠柳依依的三产指标弄来的。允许职工做生意,不许农民做买卖。这还有道理可讲么?”
nbsp白凌云:“你还要在县城开饭店?”
nbsp华子:“要是把蘑菇崴子屯儿的余粮稳定的卖出好价钱,至少得进省城,够规模。一年至少销售五百到一千头生猪!”
nbsp“我的妈呀,华子你要捅破天啊。”白凌云惊叹道。
nbsp华子:“农民种地再不能指望牛马,我得都换成农机。我的一辆老解放就闯开了一片天,一天顶十天!真要换了农机,什么田淑云、蔡香萍、康淑君等等都能解放出来,进城做生意!”
nbsp国咏梅:“农民都做生意,谁来种地呀?”
nbsp华子:“这就是你们城里人,职工干部的真实想法。凭什么非得我们农民种地?凭什么赚钱的生意都得城里人做?谁规定的?谁这么规定谁就得被彻底推翻!”
nbsp国咏梅:“华子你……”
nbsp华子:“你先别拦我。中国革命成功的道路就是农村包围城市。凡是改朝换代,哪一次不是源自农民起义?远的不说,就说这德化县,如果有三分之一的农民拒绝交公粮。那将是什么结果?那么好的一斤粮食竟然换不来一包火柴!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nbsp柳二妞:“龙哥,你说的太好了。后边那些话是什么意思啊?”
nbsp华子:“这是批林批孔的时候,我从《论语批判》里看来的。意思就是说,当官的掌权的,不要担心人少,应该担心的是财富分配不均。也不要担心钱赚的少而应该担心民心不安。钱财分配平均大家都一样人民也就和睦了,国家也就没有危险了。”
nbsp国咏梅:“华子,你别说了。我汗都下来了。太可怕呀。”
nbsp华子:“你一直坐在办公室里,天天想着怎么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如果你是我,天天带着一群裤子露屁股的乡亲摸爬滚打,你早该想到看到这些了。你上大学的时候,米永刚是队长。他够厉害吧?现在最无奈的农民就是他。那么多粮食囤在那里,却拿不出孩子的学费钱!”
nbsp国咏梅:“那你说,我能帮点什么?”
nbsp华子:“不让私买粮食,总不能不让卖大饼子碴子粥吧?能不能以生产队的名义帮我们弄点贷款。我们建一个小型粮米加工厂,把苞米变成苞米面儿大碴子。把谷糠配比成猪饲料,我想那么做我们这些姐妹就有本事把存粮一斤一斤卖出去。”
nbsp国咏梅:“没想到一个豆芽作坊,把你的思路全都打开了。我试试吧。”
nbsp田淑云问道:“华子,咱们库房里还有几万斤绿豆,你干嘛还收绿豆啊?”
nbsp华子:“去年为买那台拖拉机,我们把绿豆贱卖给蛋糕厂了。豆芽生产也停了。今年不一样啦,一台车俩美女,再加这座小院,豆芽销量翻了四五倍!这还没到销售旺季。豆芽最好卖最值钱的季节正是咱们春耕夏锄的时候。到那时候没有绿豆,我哪有时间四处淘换去?”
nbsp田淑云:“还有啊。你这座院子是怎么租来的?我没看见你的支出单子啊。”
nbsp柳二妞:“还说呢。是华子哥把省城的祖产抵押出去才贷款买下来的。他要是年底还不上,那祖产就被拍卖了。我要把豆芽钱给他还贷款他说啥都不干。”
nbsp国咏梅颇有深意地看了我一眼:“那可不行。为老百姓谋福利,不能让个人倾家荡产。我回去就上报县委,争取集体贷款,先把房子赎回来!”
nbsp“那我们的粮米加工厂……”
nbsp国咏梅:“加工成成粮,这没问题。咱们原来就有生产队的电动磨坊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白凌云:“康富当了一年队长。机器都让康荣卖了一多半。”
nbsp国咏梅:“呵呵,你就应该让他吃屎!不过再办加工厂以倒卖粮食为目的,我不敢负责。”
nbsp华子不禁开口:“你要能支持就不是你了。”
nbsp国咏梅:“你个小崽子,还嫌事儿少啊?”
nbsp国咏梅她们走后的第三天,华子的老解放正在装车,一个戴着眼镜花白头发的五十多岁的男人拎着一塑料袋豆芽找上来了。
nbsp老头自称姓郑,举着塑料袋叫嚷,张丽茹卖的豆芽缺斤短两。一斤豆芽,回去过秤,只有九两多一点。
nbsp华子一看那老头就断定他是个老教师,这种人最难缠。尤其自己卖的是豆芽,最容易掉秤。现在已经在他家放了一天一宿了,就算是足秤现在也符不上秤。他把张丽茹叫过来悄悄嘀咕几句然后点点头。
nbsp他随手到架子上拿过一袋豆芽:“爷们儿,这是刚装完的。你再回去过秤,要还是不足秤。我们赔你双倍!”
nbsp老头回去不到半个小时就回来了,华子看了一眼豆芽袋的封口。还是张丽茹系的梅花结,这种结除了少数农村姑娘一般人不会。说明老头没打开过。
nbsp华子进屋把从工商局订购验证过的托盘台秤搬出来,放到架子上,调整平稳。把老头的豆芽连袋子放上去,一斤二两。
nbsp华子对那老头和来买豆芽的人们说道:“各位,豆芽这玩意儿是水菜,最容易掉秤。所以我们每天早晨装袋儿都是一斤多二两,二斤多三两。”
nbsp那姓郑的老头:“不对!你们的秤不准,蒙人的。”
nbsp华子:“那好。咱们到外边借或者到商店买一杆秤,当场试验!依依,放下你的车,领几个主顾借秤,或者买秤!”
nbsp人们一阵议论,多数人都能看见托盘台秤的认证标志。
nbsp老郑头:“商店卖那钩秤盘秤都不见得准。”
nbsp华子:“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您说句话,哪里的秤准咱就带着豆芽到哪里去测试!秤,都得经过工商局计量科检验测试,商家才能使用。咱们去工商局。”
nbsp老郑头:“我还得上班,没时间去那里。缺多少我认了。”
nbsp华子顿时冷下脸来:“你认我不认!我们这是开店的,得长期在这卖豆芽。从打开张到现在,蘑菇崴子屯儿豆芽声誉越来越好,你这是砸我们招牌!”
nbsp老郑头:“我就相信我家的秤!”
nbsp华子:“你还相信你老婆呢。你敢保证你家孩子是你揍的?”
nbsp老郑头:“你敢骂人?”
nbsp华子:“耽误我生意,毁我声誉,砸我招牌。老子还揍你呢!”说着啪一个嘴巴扇了过去。老头眼镜都被打飞了……
喜欢。
第185章 文武生意[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