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山精女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9章 药香之家[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列表

    →

    下一页加入书签

    可是回过头想想,谁能为自己伸冤?唯一一个为自己的事闯过县委的华子已经被自己彻底给得罪了。得罪了他就等于得罪了国咏梅,得罪了全体知青,得罪了蘑菇崴子屯儿大半个屯子!

    她后悔,太小看这个小知青了。想到自己的愚蠢行为,她恨不得抽自己一顿大嘴巴!

    她想不明白,这个华子肯帮忙却绝不肯为自己所用。她连田大裤裆都唯命是从,为什么不听自己的?

    跟他睡了,帮他想路子了,向着他说话了,他为什么不肯对自己俯首帖耳?

    白凌云越想越糊涂,越想越恨得牙根痒痒……

    华子开始还为花钱买房子犯堵,可是交了房钱再迈进大门,他真正体味到了主人的感觉!

    自己的,大院里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集体户从此真正变成了他华凌霄的家!他想怎么利用就怎么利用,想怎么支配就怎么支配。

    他奶奶的,我看谁还敢惦记我华凌霄的家!

    我卜山中居,柴门林际开。

    湖光并野色,一一入吾怀。

    再没必要挂什么收购站的牌子,再没必要假模假式弄什么学习室了,那就是个简陋淳朴的客厅。

    可是他走进屋内看见墙上的红色字迹又犹豫了。

    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时代变了,社会变了,可是这些道理,这些思想依然没有变,依然熠熠生辉!

    这面墙,这面墙上的内容一定得留着!

    华子还要再次搬家,把省城破院子里的东西一次都搬来。这次搬家不用偷偷摸摸给大队一把手送礼,不用贪黑起早,冷风热气地开着耶特跑那段寒风彻骨的路程。他找知情司机赵国伟,开汽车去!

    赵国伟又找了一辆卡车,把华子家里的药架子药柜、木床家什都搬了过来。

    一根黑色的医杖,高高悬挂在药架子上面。

    这根医杖上面本来还有个野郎中的布招子,可惜已经烧毁了。唯独这根医杖,烈火焚烧竟然没有被烧毁,依然坚如钢铁,乌黑发亮。

    他幻想有一天自己拿着这根医杖,纵马关东,行医治病,惩奸除恶。可是现在他还不敢拿起它,他还没有爷爷龙飞先生那样的修为。

    用剩余的三百块钱,华子又把收购站的临时货棚改建成一个大仓库!他得想法子赚钱还债。

    他跟梁老小儿李清华刘四儿康立梅悄悄商量好了,只要秋收一过就进山采山货。

    华凌霄坐在西里屋门口的凳子上,看着屋里的一切。

    药柜药架子是爷爷留下来的,书柜里百分之九十的医书是爷爷留下来的。杂书是自己偷来的,后来买的。还有小二妞装小人书的小书箱子,有季临风先生赠送给他的史书……

    这是自己的家!他看着悬挂在药架子上的黑色医杖,不禁心里发问,爷爷纵横江湖,行医医生,他有自己这样的家么?

    他十二岁离开华兴堂四处漂泊,最惬意的是跟奶奶在司徒医馆的时候。当他回到大关东,华兴堂没有他的立足之处,他在大山里安了自己的家。

    日本人入寇关东,华兴堂也没了,被日寇掠夺成了东兴堂……

    华凌霄可以断定,从现在起没有哪个侵略者敢从自己的手里,把这个药香之家给夺走!

    他走进药柜后面的过道,抚摸着虽然老旧却依然干净整洁的药架子。他拉开左下角狼毒的药斗子,把那个鼓鼓囊囊的军用挎包再次塞了进去。

    整个药架子只有一个药斗子里面有东西,其他都是空的。

    他打开左上角第一个药斗子,里面有一个锦盒,锦盒里有一整支全头全须的人参!

    半个世纪过去,人参依旧明黄清亮,须尾分明。据说当时爷爷抬出过三颗上品人参,一颗被他送给了远在美国的师父司徒忆非,一颗他自己配药用了。这颗是他送给奶奶的,奶奶一直没舍得用。

    不知它还有没有药性,但都绝对不能动,这是爷爷奶奶两个人至死不渝的爱情的见证。

    ★★★★★

    谷雨后,白露前,人参娃娃红线牵。采挖行放山,春、夏、秋三季都可以放山。依不同季节称为青草市、韭菜花市、小夹扁儿市、大夹扁儿市、青榔头市、花公鸡市、扫帚头市、黄落伞市、红榔头市,直到下枯霜为止。

    四月入山,谓之放芽草市;五月进山,谓之放青草市,六月寻山,参花正开,谓之跑红头,是挖参的黄金季节,称为放红榔头!

    进山采参,一般是多人搭伙,称为拉帮。华龙飞进帮伙子,很容易、很特殊。只要棒槌抬出来,够上品货,多贵他都要,不披分手。

    进山时,有一个大伙都信得过、且有丰富放山经验的山里通当把头。这个张德禄就是参把头。入山时,采参人都带着小米、咸菜和炊具。进山后的第一件事是选好地场,在窝风向阳山坳里用树干、树皮搭个窝棚,以备居住。除了搭人住的窝棚外,还得再搭个小窝棚,这个小窝棚是用来供奉山神爷的,这是挖参这行特有的规矩。

第149章 药香之家[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