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云绫传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14章 帝都陷乱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   燕王傅明洮执掌左金吾卫,又曾屡立战功,似乎是最有可能的人选。

    韩王傅明徽文采斐然,又有传言说其师父乃是唐国公韩元让,这么一看似乎也是个不错的人选。

    至于齐王傅明献、晋王傅明泽,全然不在群臣的考量范围之内,盖因这二人是长安出了名的纨绔王爷。

    而就在一个月前,天佑帝忽然下旨命韩王监国,齐王、晋王听朝议政,彻底架空了卢之浩。

    按说,天子在朝无有设立监国之理,即便要设,也该是太子监国才是。

    但天佑帝偏偏越过太子,点了韩王监国,朝堂上多的是老狐狸,岂能看不明白其中的意味。

    然而,隔日天佑帝又下旨晋封燕王为左右金吾卫大将军,将右金吾卫兵权也交给了燕王。

    左右金吾卫负责守卫帝都长安,号称“禁军”,如今皆为燕王把持,教群臣愈发揣摩不透皇帝的心意。

    不过有一点是群臣有目共睹的,那便是太子地位不保。

    一时间,朝中大臣开始明里暗里的站队,武官多从燕王,而文臣多重韩王,搞得朝堂愈发乌烟瘴气。

    听罢这些,云绫不禁秀眉紧蹙,就连一向厌恶政治的公孙玉瑶也皱起了眉头。

    储君,国本也。

    似天佑帝这般行事,群臣皆暗思钻营,哪里还有多少心思放在本职之上,朝政焉有不坏之理?

    “师伯,那我们公孙家?”云绫不由问道。

    公孙安世摇了摇头,徐徐道:“我公孙家只忠于帝王,从不掺和皇子之事。”

    闻言,云绫微微颔首,又道:“我如今还兼着左金吾卫中郎将,乃是燕王麾下,依师伯之见,我在京中当如何自处?”

    话音落下,公孙安世重重一叹,并未接话,反而转头看向了老神在在的公孙弘。

    见状,公孙玉瑶和云绫也一并看了过去。

    公孙弘抚着胡须,啧了一声,摇头道:“陛下如今的心思便是老夫也看不明白了。云绫这次在凉州立下大功,加之此前的定军山一事,当是会有封赏下来,到时见机行事吧。”

    闻言,公孙安世和云绫皆是微微颔首,以不变应万变,也算眼下最稳妥的法子了。

    唯有公孙玉瑶微微皱眉,似是有些担忧。

    见她如此,公孙弘不由问道:“玉瑶,皱着眉头在想什么呢?这里都是自家人,想说什么直说便是。”

    闻言,公孙玉瑶看了云绫一眼,幽幽道:“此前陛下有意为云绫指婚,不知如今可还有这个打算?”

    此言一出,其余三人皆是微微一愣,他们都想到了一种可能。

    如今燕王掌握左右金吾卫,等若掌握了皇宫的全部守卫,天佑帝出于平衡的需要也定然会有所制衡。

    之所以迟迟没有出现,怕是就等着云绫回到长安了。

    辽东公孙氏,大周军方的擎天白玉柱,倒向哪位皇子,哪位皇子自会势力大涨。

    是以,云绫的婚事无疑就是天佑帝手中最好用的一件平衡利器。

    “韩王?”公孙安世迟疑出声。

    公孙弘揪着胡须,微微颔首,显然也是认同这个猜测的。

    云绫的第一反应也是韩王,但很快她便推翻了这个想法。

    韩王已经取得监国之权,可谓大权在握,若是再与公孙家结亲,势力会瞬间压过燕王,同样会让局势失衡。

    所以,最有可能的是齐王和晋王中的一位。

    这两位是长安有名的纨绔王爷,但谁又知道他们是真纨绔还是装纨绔?

    一旦其中某位得到公孙家支持,朝中将成三足鼎立之势,如此天佑帝便可稳坐钓鱼台。

    只要三足鼎立之势不破,即便天佑帝十年不上朝,也仍旧能将权力抓得牢牢的。

    思及此,云绫不由背脊生寒,连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在场没一个修为弱的,自然也发现了她的异样。

    公孙玉瑶联想到凉州的经历,唯恐云绫是身体不适,忙关切地问她怎么了。

    云绫看了看师父,又看了看师伯和师公,徐徐将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一时间,书房内针落可闻。

    好半晌,公孙安世方才倒抽一口凉气,慌忙去看父亲。

    公孙弘也没好到哪儿去,手一抖揪断了一缕胡须也未发觉。

    公孙玉瑶则也觉背脊发寒,不由伸手揽住云绫,看着自家父亲说道:“父亲,云绫所言您觉得有几分可能?”

    闻言,公孙弘重重一叹,既是欣慰也是无奈地看着云绫,半晌方才回道:“九分。”

    话音未落,公孙玉瑶已是急了,她可不想让云绫卷入危险的储位之争中,当即便要带人回明玉岛去。

    云绫深知如此离去不是办法,一个不好还会牵连整个公孙家,是以拉住了自家师父,示意其稍安勿躁。

    良久,公孙弘看向云绫,问道:“若果真如此,你欲如何?”

    “抗旨!”云绫答道。喜欢云绫传请大家收藏:

第114章 帝都陷乱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