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雍一小兵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六章 说不过去[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外扫地,他的家眷仍在辽东郡,身边就几个干些买柴米做饭洗衣等活的随从。

    李思便道:「我想吃羊杂碎,还有粟米粥,要用幽州的粟米煮,你给我弄些来。」

    「老仆这就去做。」仆从应答道。

    等李思吃了想吃的东西,又想着自己许久未近女色,今后还不知有没有机会。又叫仆从拿钱去就近巷子里的窑子雇个小娘回来。

    但那仆从年纪有点大了,办事实在不怎么妥当,找的窑娘看起来脏兮兮的,身上有股子臭味混合着脂粉的复杂气味。李思弄了半天,愣是没成功。

    李思住的是座小小的民宅,那妇人不知他是当官的,出言不逊道:「不行还找窑姐,吃饱了撑的!」

    李思听罢顿生怒气,冷冷地看了那妇人一眼,想对付个窑子里的妇人,实在太容易来了,这妇人实在没见识过李思怎么拿人逼供的手段!

    但他最终还是打发了钱让她走人,实无必要与一个窑子里的妇人一般计较。

    他坐在椅子上仰头长叹了一声。

    数日之后,恰逢十五,太极殿大朝。在京五品以上官员要去朝贺,李思准备妥当出发时,天才蒙蒙亮。时值春季,昼夜等长,李思骑着匹马,黑漆漆的路上空气干冷,风吹在身上分外难受。此时他如同是去上刑场一般,求富贵实在不是那么容易,根本就是提着脑袋去。

    等到了太极殿,场面就全然不同了。灯火亮如白昼,里面暖和华贵堂皇,编钟金鼓之音营造出的光明大气的气氛,李思也受鼓舞起来。

    王镡身穿龙袍走上御座,坐下时听到「哐」的一声锣响,仿

    佛是为天子的举止配乐似的。文武群臣即刻叩拜行礼。

    暂时还轮不上李思说话,先是倭国使臣在群臣的注视下上前朝贺,恭贺王镡收复豫州,献上丰厚的贡品。王镡面无表情地赏赐了绶带袍服等物,然后挥了挥手,就让倭国使臣回四方馆了。

    随着倭国使臣离去,殿内的群臣很激动,又是一番冠冕堂皇的说辞。

    李思心里有事,跟着应付了事。饶是他没参与国政,见到倭国使臣,也立刻明白:这厮来投降的罢!

    此时他心里又多了几分信心,大唐天子连灭雍、冀、幽、豫四国,而今收复豫州诸地,倭国又来献礼投降,劝他立皇长子为秦王,似乎也说得过去了!

    而且今天倭国使臣来投降,皇帝省了打仗的钱粮和人命,心里一高兴,李思的风险又小了几分。

    当然倭国使臣今日只说进京朝贺,并没说投降献礼。但这使臣都跑长安来了,带来的礼物还回得去?他敢来就是准备投降的,无论愿意不愿意,朝廷必定要倭国献表请降,其国内更不敢武力反抗了,否则大唐占据大义,挥师远征也不是不可能。

    不过这些事儿李思见识不到,操作过程也不会在大朝上说。

    每月初一、十五的大朝,大多数时候就是个过场,展现皇家威仪,也让诸臣看看皇帝身体健康;几乎没人拿正事在这种场合说,要说也说一些无关痛痒的歌功颂德。

    而李思今天感觉自己是个例外。

    就在这时,一个效节卫长声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李思一咬牙站了出来,顿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李思拜道:「臣匠作院副使李思,有事禀奏陛下。」

    那名效节卫看了他一眼,退到了御座下侧。

    李思弯腰,看着捧在手里的象牙牌大声道:「秦朝既终,经历了数百年,天下裂土分疆,外族入寇;圣上立国,天下仍有诸国并列,虽称帝,实属诸侯之一也……

    而今圣上灭雍、冀、幽、豫等诸国,收天下之半,开创基业;驱逐外族,恢复华夏,得国以正,此时当巩固国本,臣请陛下立皇长子为秦王……」

    「哗!」偌大的庙堂之上,群臣哗然。

    看来没想着这事儿的官员仍是多数,人们十分惊讶。稍许,大殿上又渐渐安静下来,比起先更静,人们什么声音也不敢发出来了。

    上面没发话,李思便躬身站在原地等着,他只觉得头皮发麻,整个脑袋里都空白了,豁出来站在这里,等着后果。

    就在这时,王镡亲自开口说话了:「天下尚未一统,朕责任重大,皇长子年幼,无功封王,不妥,此事不可为。你不得再言此事。」

    片刻后,王栩上前大声道:「李思,你为兴建海船与国有功,圣上最看重的是为国办实事的人,念在你的大功,且不治你的罪,你去辽东郡献上海船图才是正事,好自为之!」

    李思听到这里,暗自长松一口气,忙道:「微臣叩谢天恩!」

    当众进言封皇长子为秦王,虽然皇帝立刻就拒绝了,但说这种话的人居然屁事没有?这下子满朝文武都恍然大悟!

    这态度也实在太明显了。就算皇帝有心,这第一个说的人轻则罢官下狱、重则砍了也不为过……

    现在这种状况,王镡的吃相比较难看,也有一个小原因,因为心里很看重李思这种有志于发展技术的人才,听说他还住在破院子里,不愿意打击他。

    王镡至今的功业也实在太大,没人敢质疑他的权威,而今也省事,连掩饰也极不认真。

    而且李思此人肯定是张耕黍的人,许多人甚至已经咬定是张耕黍授意。

    第一个说的人都没事,皇帝不可能再拿第

    二个人开刀祭旗,于是一时间文臣武将们都凑热闹,上书的人非常多!铁板钉钉地从龙拥护之功,现在这状况谁也不想傻到去与皇室对着干。

    人一多,给王镡找立皇长子王瀚为秦王的理由便更是层出不穷,任何事只要铁了心找理由和说法,总是找得到。..

    众人也很理解王镡:毕竟皇长子出生到现在,连个封号都没有。不立太子也就罢了,如果连一个王号都不封,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第五百二十六章 说不过去[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