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八戒传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23 章 第二卷06[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镇元子自弥罗宫散会后,领众小仙出离兜率,径下瑶天,坠祥云,回到万寿山五庄观门首。

    只见观门大开,地上干净,镇元子道:“清风、明月,却也中用。常时节,日高三丈,腰也不伸,今日我们不在,他倒肯起早,开门扫地。”

    众小仙俱悦。行至殿上,香火全无,人踪俱寂,也不见有清风、明月的踪迹。

    镇元子一看,皱起了眉头,其神识瞬间扫遍整个道观,大怒道:“不好,人参园出事了。”

    说完,他立刻率领众小仙快步来到了满目疮痍的人参园内。

    “是谁?竟敢弄断师傅的人参果树?”

    “师傅,我立刻去扒了他的皮。”

    “。。。。。。。”

    镇元子门下弟子,纷纷向他请命,准许他们捉拿元凶归案。

    要知道,在这四十六名弟子中,有六名弟子已是大罗金仙,其余四十名弟子则都是金仙,修为最低的就只有留下看家且已被打昏的清风和明月。

    镇元子看了看自己的弟子,压着心中的怒气,对着昏倒在地上的二人挥了挥衣袖,一股灵气瞬间撒出。

    二人醒后,抬头观看,认出是仙师和师兄等人后,清风顿首、明月叩头哭道:“师父啊!你的故人,原是东来的和尚,一伙强盗,十分凶狠!”

    大仙道:“莫惊恐,慢慢说来。”

    清风道:“师父,您别后不久,果有个东土唐僧,一行四个和尚,连马五口。弟子不敢违了师命,问及来因,将人参果取了两个奉上。那长老俗眼愚心,不识我们仙家的宝贝。他说是三朝未满的孩童,再三不吃,是弟子各吃了一个。不期他那手下有三个徒弟,有一个姓孙的,名悟空,先偷四个果子吃了。是弟子们向伊理说,实实的言语了几句,他却不容,暗自弄了个分神的手段,断了仙根,还将我俩直接打晕在地。”

    众仙大怒,纷纷请命道:“师傅,让我去把这该死的和尚挫骨扬灰。”

    大仙闻言,道:“那姓孙的,也就是个不被天庭承认的太乙散仙,当初在昊天等人的纵容下,演了一出拙劣的大闹天宫戏码。也不知这猴头是谁教出来的,自以为太乙天仙就已是仙途尽头,更不知尚有金仙、大罗、准圣之境界。呵呵,既然打倒了宝树,那就让他们出点血。清风、明月你可认得那些和尚?”

    清风点头道:“都认得。”

    大仙道:“既认得,都跟我来。众徒弟们,都收拾下刑具,等我回来打他

    “是,师傅。”

    众仙领命。

    随后,镇元子与清风、明月纵起祥光,追赶三藏,顷刻间就有千里之遥。大仙在云端里向西观看,不见唐僧。及转头向东看时,倒多赶了九百余里。原来那长老一夜马不停蹄,只行了一百二十里路,大仙的云头一纵,赶过了九百余里。

    仙童道:“师父,那路旁树下坐的是唐僧。”

    大仙道:“我已见了。你两个回去安排下绳索,等我自家拿他。”

    大仙按落云头,摇身一变,变作个行脚全真。径直来到树下,一眼就看到了天蓬。

    只见那天蓬隐蔽的朝他眨了眨眼睛,瞬间就想明白是怎么回事的镇元子,立刻转头对唐僧高叫道:“长老,贫道起手了。”

    三藏忙答礼道:“失瞻!失瞻!”

    “长老是哪方来的?为何在途中打坐?”

    “贫僧乃东土大唐差往西天取经者。路过此间,权为一歇。”

    “长老东来,可曾在荒山经过?”

    “不知仙宫是何宝山?”

    “万寿山五庄观,便是贫道栖止处。”

    悟空闻言,连忙插嘴道:“不曾,不曾!我们是打上路来的。”

    镇元子指着悟空,道:“你这泼猴!你瞒谁?你在我观里,把我人参果树打倒,连夜走在此间,还不招认,遮饰什么?不要走!趁早去还我树来!”

    悟空一听,心中恼怒,掣铁棒不容分说,望大仙劈头就打。大仙侧身躲过,踏祥光,径到空中现出本相。

    大仙二话不说,一挥衣袖,使一个袖里乾坤的手段,在云端里把袍袖迎风轻轻的一展,刷地前来,把四僧连马一袖子笼住。

    天蓬道:“不好了!我们都被收了!”

    悟空道:“呆子,别急,我乃齐天大圣,看他敢拿我怎样?”

    名头是虚,实力是真。一个回合就被轻易拿住,还依旧狂妄,真不知该如何评价。

    大仙转祥云,径落五庄观坐下,叫徒弟拿绳来。众小仙一一伺候。你看他从袖子里,却像撮傀儡一般,把唐僧拿出,缚在正殿檐柱上。又拿出他三个,每一根柱上,绑了一个。将马也拿出拴在庭下,与他些草料,行李抛在廊下。

    镇元子道:“徒弟,这和尚是出家人,不可用刀枪,不可加铁钺,且与我取出皮鞭来,打他一顿,与我人参果出气!”

    众仙急忙取出一条鞭,不是什么牛皮、羊皮、麂皮、犊皮的,原来是龙皮做的七星鞭,着水浸在那里。令一个有力量的小仙,把鞭执定道:“师父,先打哪个?”

    大仙道:“唐三藏做大不尊,先打他。”

    悟空闻言,心中暗道:“我那老和尚不禁打,假若一顿鞭打坏了,却不是我造的业?”

    他忍不住开言道:“先生差了。偷果子是我,吃果子是我,推倒树的也是我,怎么不先打我,打他做甚?”

    大仙笑道:“这泼猴倒言语膂烈。这等便先打他。”

    小仙问:“打多少?”

    大仙道:“照依果数,打三十鞭。”说完这话,大仙眼珠一转,传音道:“别使法力。”

    知晓师傅的意思后,小仙抡鞭就打。

    啪啪啪~~

    光用力气,不使法力,如何能打疼这铜皮铁骨的猴头。转眼间,三十鞭就已抽完。

    大仙又吩咐道:“还该打三藏训教不严,纵放顽徒撒泼。”

    那仙又抡鞭来打。悟空道:“先生又差了。偷果子时,我师父不知,他在殿上与你二童讲话,是我兄弟们做的勾当。纵是有教训不严之罪,我为弟子的,也当替打,再打我罢。”

    大仙笑道:“你这泼猴,虽是狡猾奸顽,却倒也有些孝意。既这等,还打他罢。”

    小仙又打三十,悟空毫发无损。此时天色将晚,大仙道:“且把鞭子浸在水里,待明朝再拷打他。”

    小仙且收鞭去浸,各自归房。

    明月当空,长老泪眼双垂,怨他三个徒弟道:“你等闯出祸来,却带累我在此受罪,这是怎的起?”

    悟空道:“且休报怨,打便先打我,你又不曾吃打,倒转嗟呀怎的?”

    唐僧道:“虽然不曾打,却也绑得身上疼。”

    沙僧道:“师父,还有陪绑的在这里哩。”

    悟空道:“都莫要嚷,再停会儿走路。”

    天蓬道:“又弄虚头,这里麻绳喷水,紧紧的绑着,如何能走?”

    悟空道:“不是夸口说,那怕他三股的麻绳喷上了水,就是碗粗的棕缆,也只好当秋风!”

    正话处,早已万籁无声,正是天街人静。悟空把身子小一小,脱下索来道:“师父我去也!”

    沙僧慌了道:“哥哥,也救我们一救!”

    悟空道:“悄言,悄言!”

    他却解了三藏,放下天蓬、沙僧,整束了褊衫,扣背了马匹,廊下拿了行李,一齐出了观门,马不停蹄躲离了五庄观。

    天刚明,镇元子好整以暇的吃了早斋,出现在殿上,在看到四柱皆空后,他微微一笑,纵起云头,往西一望,只见那和尚挑包策马,正然走路。

    大仙低下云头,叫声:“往哪里走?还我人参树来!”

    语毕,他将袍袖一展,依然将四僧一马并行李,一袖笼去,返云头,又到观里。众仙接着,仙师坐于殿上,却又在袖儿里一个个搬出,将唐僧绑在阶下矮槐树上,八戒、沙僧各绑在两边树上,将悟空捆倒丢在地上。

    处世须存心上刃,修身切记寸边而。

    常言刃字为生意,但要三思戒怒欺。

    上士无争传亘古,圣人怀德继当时。

    刚强更有刚强辈,究竟终成空与非。

    镇元子冷眼看着阶下囚悟空道:“我知你本事,也闻得你名。只是你今番越理欺心,纵有腾挪,脱不得我手。我就和你讲到西天,见了你那佛祖,也少不得还我人参果树。”

    悟空笑道:“你这先生好小家子样!若要树活,有甚疑难!”

    “呵呵,这话可是你自己说的。”

    “你解了我师父,我还你一颗活树如何?”

    “可以。”

    “好,你放了他们,老孙管教还你活树。”

    镇元子谅他走不脱,即命解了三藏、天蓬、沙僧、悟空。

    三藏问道:“悟空,你怎么哄了仙长,解放我等?”

    悟空道:“老孙是真言实语,怎么哄他?”

    “你往何处去求方?”

    “古人云,方从海上来。我今要上东洋大海,遍游三岛十洲,访问仙翁圣老,求一个起死回生之法,管教医得他树活。”

    “此去几时可回?”

    “只消三日。”

    “既如此,就依你说,与你三日之限。三日里来便罢,若三日之外不来,我就念那紧箍咒了。”

    “遵命,遵命。”悟空忙不迭的对镇元子道:“先生放心,我去去就来。你却要好生伏侍我师父,逐日家三茶六饭,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儿,老孙回来和你算帐,先捣塌你的锅底。衣服禳了,与他浆洗浆洗。脸儿黄了些儿,我不要;若瘦了些儿,不出门。”

    “你尽管去,五庄观内可不是穷山恶水之徒。”

    悟空别了五庄观,急纵筋斗云,径上东洋大海。在半空中,快如掣电,疾如流星,早到蓬莱仙境。

    他不看仙景,径入蓬莱。正然走处,见白云洞外,松阴之下,有三个老儿围棋,观局者是寿星,对局者是福星、禄星。

    悟空上前叫道:“老弟们,作揖了。”

    那三星见了,拂退棋枰,回礼道:“大圣何来?”

    悟空道:“特来寻你们。”

    寿星道:“我闻大圣弃道从释,脱性命保护唐僧往西天取经,遂日奔波山路,怎今日有空来此?”

    悟空道:“实不瞒列位说,老孙因往西方,行在半路,有些儿阻滞,特来小事欲干,不知肯否?”

    福星道:“是甚地方?是何阻滞?乞为明示,吾好裁处。”

    悟空道:“因路过万寿山五庄观有阻。”

    三老惊讶道:“五庄观是镇元大仙的仙宫。你莫不是把他人参果偷吃了”

    悟空笑道:“偷吃了能值什么?”

    三老道:“你这猴子,不知好歹。那果子闻一闻,活三百六十岁;吃一个,活四万七千年,叫做万寿草还丹。我们的道,不及他多矣!他得之甚易,就可与天齐寿。我们还要养精、炼气、存神,调和龙虎,捉坎填离,不知费多少工夫。你怎么说他的能值甚紧?天下只有此种灵根!”

    悟空道:“灵根,灵根!我已弄了他个断根!”

    三老惊道:“怎的断根?”

    悟空道:“我们前日在他观里,那大仙不在家,只有两个小童,接待了我师父,却将两个人参果奉与我师。我师不认得,只说是三朝未满的孩童,再三不吃。那童子就拿去吃了,不曾让得我们。是老孙就去偷了他三个,我三兄弟吃了。那童子不知高低,贼前贼后的骂个不住。是老孙恼了,把他树打了一棍,推倒在地,树上果子全无,桠开叶落,根出枝伤,已枯死了。故此,专访三位老弟,有甚医树的方儿,传我一个,急救唐僧脱苦。”

第 23 章 第二卷06[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