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嫡女重生之不争不羡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零八章 过节[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邵家和姜家的过节起源hellip;hellip;

    要追溯到开国之初。

    前朝本有殷、姜两姓望族。

    初代定国公夫人殷氏,以及圣祖姜皇后,分别出自两族。

    姜皇后自幼与殷夫人的兄长订有婚约。:???

    抬头嫁女,低头娶媳。

    计较起来,殷家的门第比姜家更高。

    姜皇后尚未长成,天下已乱,战火中,便是殷家、姜家这样的高门望族,也难免家门倾颓、流离失散。

    数年后,故人再重逢,已然物是人非。

    殷夫人的兄长手握重兵、扶持前朝幼主,姜皇后则已嫁给了揭竿而起的太祖皇帝hellip;hellip;

    后来,殷将军率兵投诚于太祖皇帝hellip;hellip;

    殷将军,正是那位在开国战事中居功至伟,却不幸早亡的将领。

    他戎马一生,终是未能看到所期盼的太平盛景hellip;hellip;

    而后来安享着太平的世人hellip;hellip;

    早已遗忘了他。

    殷将军,在大周的正史中被抹杀了hellip;hellip;

    自然是有原因的hellip;hellip;

    尽管前朝大势已去,但殷将军是忠耿之臣,他本欲与前朝幼主共存亡。

    据野史传闻,殷将军最后之所以率军投诚,乃是因为姜皇后亲自劝说。

    在那次事关大周国运的相会中,究竟是天下大势还是故人情谊打动了殷将军,无人得知hellip;hellip;

    乱世群雄逐鹿,殷将军的投诚,于太祖皇帝的声望、兵力大有助益。

    若当年殷将军没有降hellip;hellip;

    那么,大周的开国史定会更加曲折、漫长hellip;hellip;

    这样一段至关紧要的过往,却被抹杀hellip;hellip;

    其实很好理解hellip;hellip;

    倘若据实以书hellip;hellip;

    倒像是,太祖皇帝是靠着姜皇后和故人的情分才得到这天下的hellip;hellip;

    这样的记载,自然不符合太祖皇帝英明神武的光辉形象。

    也不符合姜皇后端庄贤淑的典范形象hellip;hellip;

    尽管在后人的猜想里,太祖皇帝、姜皇后和殷将军,三人的关系颇为微妙。

    但其实,在殷将军投诚之初,他们的关系很是融洽。

    姜皇后做主,把殷夫人嫁给定国公爷。

    殷夫人虽生于望族,却是在连绵的战火中漂泊不定地长大,在姜皇后身上,她第一次感受到长姐般的关爱。

    那个时候,殷夫人很亲近、依恋姜皇后。

    殷将军见他唯一牵挂的幼妹被姜皇后照顾得妥帖周到,投桃报李,死心塌地为太祖皇帝征战四野。

    直到殷将军战死后hellip;hellip;

    殷夫人和姜皇后的关系一朝降至冰点。

    还是野史传闻,殷将军的死有蹊跷。

    殷将军战死时hellip;hellip;

    天下已然大定,各方势力悉数被剿灭,仅残余些许山匪流寇。

    清除这些山匪流寇,实在不必劳驾殷将军这样的大将。

    可太祖皇帝不派殷将军收复燕云城,偏派殷将军除匪。

    最后,天纵将才,不明不白地死在了一群不入流的匪寇手里。

    而殷夫人和太祖皇帝、姜皇后,自此便结下了梁子hellip;hellip;

    终太祖皇帝一朝,殷夫人不曾入宫面圣。

    天下初定时,受多年战乱荼毒,民生凋敝,人口锐减。

    姜皇后便劝诫天下女子须有容人雅量、正室风范,当为夫君广纳妾室通房、开枝散叶。

    并率先垂范:太祖皇帝后宫充盈,一生育有皇子、公主计百余人。

    殷夫人便逆行倒施,训示邵家嫡系子孙不得纳妾!

    面对这样的殷夫人,太祖皇帝和姜皇后心里定然有诸多不满helli

第一百零八章 过节[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