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3[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几个孩子很是恭敬,尽管没了多少钱袋子,林红秀还是给了他们些零钱,收到钱的孩子一个一个欢快的跑来了。
不过一会便又来了一伙人,如此反复,她都有些记不清到底给出多少了。
“这群小崽子,这是打着过年来找人要钱来了……”老太太有些不悦道。
她早就认出其中有几个孩子,反复来要钱,只是碍于过年她没好意思说罢了。
林红秀倒毫不在意,她给得都是些零钱,也没多少,而且人家挨着冷天来给拜年,总不能让人家空手而归。
以林红秀已经当了奶奶的身份,很多时候去拜年是不需要本人再去的,都是李柱带着李留前去便好。
除了一些至亲的亲戚外,可以有女生前去拜年,一般的都是男孩。
老太太和林红秀便安心在家里吃着点心。
直到外面又静悄悄的下起了雪,打断了相互拜年人的热情,雪势愈演愈烈,在外拜年的李留和李柱则匆匆回了家,身上染上了些雪花。
李柱往肩上使劲拍了拍,雪花悉数落下,他喘息粗气道:“娘,我和四娃刚才去村长家拜年,听村长说若是等初七雪还不挺,咱们就要自己挖路……”
“挖路…这么冷的天,路都冻上了怎么挖…”老太太听后便道。
“这就不知道了……”李柱如实回答,对村长的这一决定也很是不明白。
“或许是为了元宵……”李留若有所思补充道。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称夜为宵,所以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但在这个时代,元宵节的地位甚至要重于大年初一。特别是对于老百姓而言,对元宵节的渴望更强烈一些。
猜灯谜
猜灯谜又名“打灯谜”,是元宵节的经典活动。直到今天,只要是庆祝元宵,我们都一定能看到一群人围绕在各式各样的大红灯笼边,从灯笼下取出印有字谜的纸条,在纠结和询问中报出自己的答案,有的满心欢喜地取走对应的小礼品,也有的虽然懊恼答错了,却还是嘻嘻哈哈地拉着身边人继续竞猜。在宋代,那些文人墨客也十分喜好这样的场面。
?
王文濡在其《春谜大观·序》中提到,“旧籍相传,宋仁宗时,……上元佳节,金吾夜放,文人学士相与装点风雅,歌颂开平,拈诗成谜,悬灯以招猜者。”古代元宵节期间,张灯以后都会贴谜于灯,供游人玩赏时猜度,猜中的就可以扯下写谜语的纸条去领取谜赠。那么过节除了玩当然还要吃吃喝喝,过元宵节又怎么能少了吃元宵这一环节呢?
3.吃元宵
说起这个吃元宵,小编就想起了南北两方关于汤圆和元宵的争论,正月十五吃元宵没有问题,问题就在于这个元宵怎么做。据北方的小伙伴回答,他们那儿的元宵多是用箩滚手摇的方法,而身居南方的小编表示,元宵难道不应该是像包包子一样,用手心揉成团就可以了吗?所以说,大学是个好地方,见识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
?
话说回来,其实元宵作为一种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不过说是这么说,小编至今只吃过黑芝麻和白糖馅的元宵,又听说陕西的元宵在糯米粉中滚成后可以油炸,想来也应该挺好吃的。
4.看杂技
在一些传统文化保留的比较好的地区,人们对于舞龙舞狮这些表演应该是司空见惯的。每逢佳节盛日,表演舞龙舞狮也是当地人对节日的庆祝。在清代,
?
原因是因为这个时代是实行宵禁制度,就是一到夜间老百姓就不能随便在大街上行走,真在家里待不住了,也只能在自己家所在的地方活动。想出去镇上、街道是出不去的,镇上的店铺到了晚上也都得关门上锁。
一年之中,只有元宵节是不设宵禁,而且会放花灯。这个时代本就娱乐活动不多,所以对于老百姓来说,放花灯是很值得期待的一件事情,男女老少都上街看灯,可以直至深夜。
而且还有会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灯会,要连办三天,拜会市民,与民同乐,到处都能遇见摆摊设点的小商人,能一直开到后半夜。
且元宵节还是谈情说爱的好时候,这个时代表达好感很是委婉,甚至都不会表达。而除了七夕节以外,在元宵灯会同游,耳鬓厮磨,卿卿我我,幸福甜蜜。到了今年元宵灯会,不知因为什么原因,这一对年轻人劳燕分飞,只剩一人,形影相吊,难免伤心落泪。
除夕3[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