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君臣相约去学堂听课[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百书楼小说]https://m.baishuxs.cc最快更新!无广告!
你们懂了什么……王大人在一旁很是不理解。
“如实记录,别为了数据好看就隐瞒空壳数量。”李昭瑞提醒几位学生。
“是!夫子放心!”学生们向公主保证完继续收割水稻。
这才是他们第二次种稻,第一次在江州,第二次在京城,他们种稻就是为了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
他们种稻过程中遇见了问题,最后成功解决问题,日后百姓们种稻时才不会再遇到这些问题,被这些问题困扰!
他们!是解决问题的人!怎么能因为遇到了空壳这一个小问题愁眉不展呢?
学生们重振旗鼓,没一会儿就把王大人远远落在后面。
此次京城实验田共收稻谷两千三百余斤,比江州还多了一百余斤。
君臣大喜,此次京城种稻,朝廷也有参与。
皇帝亲自派将士将稻谷运往皇宫大殿之上,并且举办宫宴庆祝。
参加此次种稻的大臣脸上尽是喜色,其他大人们也纷纷过来祝贺。
第二日,大殿之上,皇帝,太子,李昭瑞,两位丞相,众位尚书,参与此次种稻的臣子,以及参与江州京城种稻的学生齐聚。
李昭瑞率先总结,“父皇,江州出稻两千两百斤,京城出稻两千三百斤,这是一个好兆头,起码这种稻谷产量很多,若这种稻谷在大夏传播开来,百姓定能有大丰收!”
皇帝也很惊喜,“多亏了瑞瑞!想必明年百姓们就能吃上新稻了!”
每年朝廷都会为播粮发愁,若这种水稻大面积种植开,何愁百姓没粮,国库无粮的问题?
“但种稻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许多问题,父皇太子皇兄,还有众位大臣,接下来由学堂参与这两次次种稻的学生们来汇报。”
学生们是第一次在皇宫皇帝还有这么多大臣面前讲话,多少有些紧张,讲着讲着,看着公主夫子鼓励的眼神,说话渐渐没再发抖。
“……种稻期间,江州降雨量,日照时长,京城降雨量,日照时长有很大不同,另外,我们发现,江州的土壤和京城的土壤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认为,京城稻谷与江州稻谷的区别是因为两地气候土壤不同……”
下一位学生继续说,“另外,关于肥料的问题,江州制肥不便,京城却又专门的肥料作坊,取肥方便,我们认为,京城稻谷产量比江州多有肥料这方面的原因,种稻时,在不同阶段要用不同的肥料,肥料可以使稻谷产量提高。
我们还给百姓的普通稻谷施了特制肥,结果发现,施了特制肥的稻谷,比那些施了普通肥的稻谷产量要高,由此可见,要想百姓们收获更多的方法,必须得让百姓们也能获得这种特制肥。”
又换了一位学生。
“在种植稻谷过程中,我们也遇见了病虫害,幸好早有防备,处理及时,若百姓种,必须让他们也有所防备,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另外,江州京城两地实验田中,都发现了空壳稻,原因未知……”
学生们将京城江州两地的种稻情况一一说明,大臣们听得认真,没有打扰。
“好了,一上就是我们对这两次种稻的总结了。”
学生们讲完,大臣们却还有些意犹未尽。
“皇上,大夏地域辽阔,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降雨量南多北少,南方土壤同北方土壤也有很大差异,昨日吃京城的米,微臣也发现京城米同江州米有些许差异。
因此,微臣以为,推广新稻不宜操之过急,将稻种运往
第247章 君臣相约去学堂听课[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